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区域产业活动 >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农业的区位选择 > 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及其分类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9 题号:5205866
草莓从开花到果实成熟的时间较短,6、7月份一般为20~30天,冬季在大棚等设施下为60天左右。草莓果体偏软,采摘时以人工为主,下图为生鲜草莓供应链主要环节。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冬季利用大棚种植草莓主要是为(  )
A.减少光照B.增加热量C.调节水分D.降低风速
2.草莓供应链主要环节中(  )
A.食品饮料企业能让废弃物排放更加分散B.经销商就是指零售水果店
C.旅游采摘利于降低农场主的劳动力成本D.无投入产出的地域联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水车亦称“翻车”、“踏车”,主要由木槽、刮水板、轮轴和木链构成,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农具。最初的水车是用人力转动的,长约3米左右(见下图),后来出现了利用畜力、风力、水力等转动的多种水车。从汉朝至20世纪70年代,水车流行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目前仅博物馆或个别乡村可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水车的主要功能是(     
A.水力发电B.动力碾米
C.锻炼身体D.提水灌溉
2.水车的推广反映出我国这类农业活动的什么特点(     
A.小农经营B.机械化水平低
C.自给自足D.水利工程量大
2023-04-25更新 | 4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中国粮食流通格局正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发生了由南向北、由东向中的逐渐转移。读我国目前部分优势粮食生产基地分布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甲、乙、丙三个粮食生产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人均耕地多,光照充足,土壤肥沃
B.乙地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灌溉水源充足
C.丙地光、热、水充足,且耕地的集中性好
D.甲、乙两地光、热、水条件相同,但农作物类型不同
2.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作为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A.土地相对集中,适宜机械化生产B.河网密布,交通不便
C.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D.当地人的饮食结构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2022-10-01更新 | 57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近年来,中医草药发展较快,下图为某药业的宣传海报和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药材好药才好”的广告语说明了(     )
A.种植条件好B.种植技术先进
C.原料优质D.土壤肥沃原料优质
2.云南省中药资源极其丰富,亚热带温带的草药都能在当地生长主要依据是(     )
A.优质的水源B.纬度低,海拔较高,相对高度大
C.纬度低 光照强烈D.交通便利
2020-06-15更新 | 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