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区域产业活动 >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农业的区位选择 >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4 引用次数:24 题号:5318556
下图为我国茶叶生产重心移动方向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我国
A.茶园面积重心东移幅度最小
B.名优茶产量重心西移幅度最大
C.茶业产值重心西移幅度最大
D.茶叶产量的重心东移幅度最小
2.造成我国茶叶生产重心移动的重要驱动力是
A.产业政策的支持B.气候条件的变化
C.劳动力素质高D.交通更便捷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林带胁地效应是指农作物因靠近防护林带而生长不良的现象。准噶尔盆地南部某农耕区主要种植棉花(喜光耐旱的深根作物),农田防护林带多选种杨树(植株高大、主根与侧根发达的乔木)。后来,该农耕区改漫灌为滴灌,林带胁地效应明显加剧。为保障棉田产量,当地农民在防护林带与棉田之间深挖沟,并在沟壁处置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选择根系发达的杨树作为防护林树种,主要是由于该地(     
A.太阳辐射较强B.气温日较差大C.土层厚度较大D.地下水埋藏深
2.改变灌溉方式之前,该农耕区中林带胁地效应最明显的棉田位于(     
A.南北走向林带的东侧B.东西走向林带的北侧
C.南北走向林带的西侧D.东西走向林带的南侧
3.挖沟置膜后棉田产量得以保障,主要是因为该措施能够(     
A.阻断林带根系向棉田延伸B.促进棉田土壤盐分排出
C.防止棉田水分向林带流动D.收集雨水作为灌溉用水
2022-05-27更新 | 60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的特征,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可以指导农业生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山东、河南一带种植冬小麦是“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但向南到江苏、安徽等江淮地区是“霜降种麦正当时”,那么向北到北京一带“种麦正当时”是(     
A.秋分B.寒露C.霜降D.白露
2.图乙是北半球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变化示意图,有关图中四点的日期所处的节气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A.①表示清明B.②表示芒种C.③表示冬至D.④表示小寒
2022-10-19更新 | 158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四川德昌地处横断山区康藏高原东缘、安宁河谷地带,低纬度高原河谷的独特位置是种植草莓的“天然温室”。德昌草莓在每年11月中旬开始成熟,陆续上市,一直持续到翌年5月底才结束。通过专业合作社参与生产经营,德昌草莓远销海内外,成为当地一张亮丽的农业品牌名片。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德昌被誉为种植草莓的“天然温室”,其主要理由是(   )
A.低纬度的高原河谷,冬春季光热资源较丰富B.草莓生长期阴雨天多,大气保温作用强
C.地处河谷,热量不易散失,保温效果好D.位于高原河谷,气温较高
2.德昌露天冬草莓上市早、鲜果供应时间长的原因是(   )
A.空气清新,光合作用充分,草莓生长旺盛B.冬春季节气温较高且稳定,持续时间长
C.水质优良,草莓生长速度快D.河谷地带冲积土壤深厚肥沃,环保无污染
2017-11-06更新 | 24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