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选修地理 > 环境保护 > 生态环境保护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65 题号:532414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野骆驼学名野双峰驼,生性胆小、机警,是世界上唯一靠喝盐水和吃盐碱性植物生存的极度濒危动物。目前,野驼数量减少到不足1000峰,大部分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为保护野骆驼种群繁衍,我国在罗布泊地区建立了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除野骆驼外还分布有雪豹、狼、豺狗等肉食动物。保护区规定在核心区外可以进行科考、旅游等活动,但不能进行采矿等开发建设活动。目前,经国家批准,该保护区由原先的78万平方千米缩减至6.12万平方千米,调减区域主要为北部哈密实验区部分。科考结果显示,哈密范围内煤炭、铜、镍、铁等资源非常丰富,但已经属于无植被、无水系的干旱荒漠戈壁区。



(1)简述我国西北地区野骆驼种群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
(2)为适应环境,野骆驼具有“全身披以细密柔软的绒毛,脚掌下生着宽厚的像弹簧一样的肉垫,长睫毛的眼睛和自动开闭的鼻孔”等身体特征。根据该地的生存环境,分析野骆驼这些身体特征的主要作用.
(3)结合材料,简析调减保护区面积的主要原因。
(4)为保护和改善罗布泊自然保护区野骆驼的生存环境,请你提出可行性措施。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

长江江豚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它仅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江豚以鱼虾类和头足类为食,以索饵洄游为主,对栖息地的变化十分敏感。2017年长江江豚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20年1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十年禁渔计划,江豚种群快速衰退的趋势得到遏制。2022年长江江豚科考显示鄱阳湖江豚种群连续多年稳定向好。


推测造成江豚种群极度濒危的人为原因和江西省保护江豚采取的措施。
2023-01-06更新 | 289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深圳市是一个缺水的城市,通过境外引水多,清林径水库引水调蓄工程是引水工程项目之一,为评估施工期和运营期其对环境的影响,一科研团队对此进行了调查,评估方面如下表。

功能区类型范围保护目标环境功能区划要求
地表水环境工程引水管线龙岗河段及其与支流丁三河交汇河段、清林泾水库库区和集雨区,龙口水库库区,龙口泵站取水口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2002)Ⅱ、Ⅲ类水质标准清林泾水库、龙口水库:Ⅱ类
龙岗河:Ⅲ类
大气环境清林泾水库库区、土料场1000m范围内,龙口——清林泾水库——坪地水产引水管线外300米范围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以及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0]1号“关于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修改单通知”龙口泵站、清林泾水库、引水管线区域:二级
声环境管线施工区、土料、砂石料的运输沿线及泵站周边《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Ⅱ类、Ⅳ清林泾水库和龙口泵站周围:Ⅱ类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结论,并用表中所给资料予以论证。(要求:可就水库施工期或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得出结论,论证充分,数据准确,表述清晰)
2024-03-18更新 | 7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被誉为“华北之肾”的白洋淀由143个相互联系的大小淀泊组成,总面积366平方公里,年均蓄水量13.2亿立方米,是华北平原上最大的天然大型平原洼淀。白洋淀从南、西、北三面接纳了9条入湖河流,最后通过湖东北的泄洪闸及溢流堰经赵王新河汇入海河水系的大清河流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白洋淀流域各条河流上游陆续修建水库134座,入淀径流和淀内蓄水都发生了根本变化,1983年到1988年曾出现连续五年的干淀,20世纪90年代后,通过人工调控白洋淀的水量,才较好地解决了干淀问题。

材料二 图一示意白洋淀位置,图二为白洋淀水体平衡示意图。


(1)简述白洋淀湿地对维持华北地区生态安全发挥的主要作用。
(2)据图说出维持白洋淀水体平衡、防止干淀的措施。
(3)为保持白洋淀湿地面积及周边的生态环境,有人提出修水坝截断赵王新河。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
2020-05-24更新 | 29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