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选修地理 > 环境保护 >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旧选修)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91 题号:533637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十三五”期间,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将由西北的一域独大变成全国各地全面开花。2016年12月31日,位于浙江省杭州湾南侧慈溪市的周巷水库、长河水库的“渔光互补”光伏发电一期100兆瓦并网发电,年发电2.2亿千瓦时,相当于7.04万吨标准煤的发电量,所发电全部并入国家电网。“渔光互补”项目在水面上架设的光伏板对水面遮光,既能调控水温又能抑制有害藻类、促进有益藻类生长;研发团队创造的“藻菌调控技术”“精准投喂组合”“底排污技术”等,解决了传统养鱼排污难、鱼类交叉感染的难题,实现了水面上架设光伏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面下养殖鲻鱼等高端水产品的企农双赢。下图为我国2015年光伏发电地区分布及慈溪市水库“渔光互补”光伏发电景观。

(1)与浙江相比,说明西北地区发展光伏发电的条件。
(2)“渔光互补”模式是一场能源与养殖的 “绿色革命”,请分析说明原因。
(3)指出慈溪“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运营需克服的自然灾害。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葡萄是西昌市种植规模最大的水果,截至2018年,西昌市利用大棚种植葡萄,总面积达7万余亩,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葡萄产区之一。西昌市总共有24个乡(镇),162个行政村种植葡萄,很多行政村70%-90%的耕地上都建有大棚。葡萄生产离不开化肥、农药使用,葡萄生产需水量大,为方便葡萄的灌溉,许多种植户都打有机井,大量种植葡萄已对当地地下水资源造成严重的破坏。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昌利用大棚,大量种植葡萄对当地地下水资源带来的影响及其原因。
2019-05-13更新 | 17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由于河湖关系非常复杂,会出现河流流向逆转的现象。图左为洞里萨湖周边区域图,图右为洞里萨河波雷格丹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变化曲线(正、负值代表流向的不同)。


       
(1)分析洞里萨河出现河流流向逆转的原因。
(2)指出洞里萨河流向因季节而发生逆转带来的有利影响。
(3)为了促进流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列举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2023-07-21更新 | 26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某省实有耕地面积813万亩,其中水浇地占33%,旱地占67%。2016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74.5万亩,粮食耕地撂荒面积16万亩,2017、2018年耕地撂荒面积有扩大趋势。


说明该省耕地撂荒对农业经济的不利影响,并为该省减少耕地撂荒提出合理化建议。
2019-05-08更新 | 3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