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 荒漠化 > 荒漠化的含义、类型与分布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4 题号:5443351
读“我国荒漠化土地类型比例图(其中①为物理及化学作用;②为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完成下列问题。

1.有关我国荒漠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荒漠化的成因主要是风蚀和水蚀
B.江南丘陵地区的荒漠化主要是风蚀产生的
C.山西省土地荒漠化发展与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有关
D.松嫩平原西部的荒漠化主要是风蚀
2.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荒漠化的共同原因有(  )
①石灰岩广布、土层发育浅薄 
②植被破坏 
③土层疏松、直立性强 
④降水强度大,多暴雨 
⑤地表水缺乏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④
3.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4.与荒漠化形成有关的因素包括
①植被破坏 ②气候变异 ③海面上升 ④酸雨危害
⑤风沙侵蚀 ⑥水土流失 ⑦过度开发 ⑧太阳活动
A.①②⑤⑥⑦B.②③④⑤⑥C.③④⑤⑥⑦D.④⑤⑥⑦⑧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图为我国生态问题主要分布省区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不同地区及其生态问题的组合,正确的是(     
A.A地区——盐碱化B.B地区——荒漠化C.C地区——石漠化D.D地区——水土流失
2.目前治理C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包括(     
①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②调整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③跨流域调水,大力扩大棉花种植面积④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以防为主,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整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1-05-13更新 | 214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如图为我国部分生态问题的分布区图。读图回答问题。



1.关于图示地区主要生态问题的搭配,正确的是(     
A.丙地区—水土流失B.乙地区—土地沙漠化
C.丁地区—土壤盐碱化D.甲地区—土地石漠化
2.目前治理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不包括(     
A.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综合整治B.调整农、林、牧用地比重
C.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D.灌排结合,防治土壤次生盐碱化
2022-08-02更新 | 3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图为“我国土地退化成因比例图”(其中①为物理及化学作用,②为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与其主要的土地退化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A.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一石漠化B.黄土高原一盐渍化
C.江南丘陵一红漠化D.云贵高原一沙漠化
2.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土地退化的共同原因是(   
①石灰岩广布,土层发育浅薄                           ②植被破坏
③土层疏松、直立性较强                    ④降水强度大,多暴雨
A.①②③B.②④C.①③D.②③
3.有关我国土地退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土地退化的成因主要是风蚀和水蚀
B.松嫩平原西部荒漠化主要是风蚀
C.山西省土地水土流失与工矿、交通建设有关
D.石漠化是逐渐形成沙漠景观的过程
2020-06-14更新 | 1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