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 大气的受热过程 >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4 引用次数:831 题号:5488502
下图为甲、乙两地某时段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箭头反映了能量传递的方向及大小(粗细)。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①⑤两箭头传递的能量方向及大小相同,   说明甲、 乙两(   
A.纬度相当B.海拔相当
C.距海远近相同D.大气透明度相近
2.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主要影响因素是(       
A.①⑤B.②⑦C.③⑧D.④⑥
3.关于甲、乙两地热力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       
A.甲地的年太阳辐射量较小,与②大小有关
B.乙地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⑥大小有关
C.甲地的气温日较差比乙地小,与③④有关
D.乙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比甲地大,与⑤有关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又到了一年深秋时,就会想起杜牧《山行》的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些诗句中涉及了许多自然现象,这些现象都可以用地理知识解释。完成下列小题。

1.深秋青色的山在暮色的衬托下显得格外清冷。请问远处的山看着是青色的原因是(     )。
A.由于大气对光线的散射作用。B.由于大气对光线的反射作用。
C.由于大气对光线的折射作用。D.由于大气对光线的透射作用。
2.树叶到了秋天开始变黄变红,这是秋天气温日较差较大所导致的,请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秋天云层稀薄,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
B.秋天水汽稀少,大气的保温作用较弱。
C.秋天太阳直射点南移,日照时间缩短,夜晚时间较长导致昼夜温差大。
D.秋天降水变少,大气中水汽含量降低。
3.下列对白云深处有人家这个现象解释或延伸说法错误的是(     )。
A.白云生于人家处是每黄昏的时候,山里居民开始生火做饭,生火产生的烟为水汽凝结提供了充足的凝结核。
B.白云生于人家处是每黄昏的时候,山间气温开始降低,空气中水汽含量容易大于饱和水汽含量,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所致。
C.山中植被覆盖率好,若非生火做饭产生的烟,则空气中是没有凝结核的。
D.白云深处有人家现象产生时,大气逆辐射会增强。
2021-12-12更新 | 545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庐山云海历来是游人可遇不可求的奇观,有时低云沉罩,有时云雾缭绕,有时波涛汹涌。图1为庐山云海月平均日数分布,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庐山云海的有利条件有(     
①水汽条件充沛②山中对流旺盛③太阳辐射较强④盛行下沉气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庐山云海一年四季均会出现,但季节差异较大,出现最多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庐山云海波涛汹涌时(     
A.①增强B.②减弱C.③增强D.④增强
2023-12-20更新 | 382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季节性积雪是干旱区和寒冷区最敏感的环境变化响应因子,下图是我国东北某地200731-31日积雪深度、日平均气温、地表温度及地气温差(地表温度与气温之差)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积雪对土壤起保温作用主要是因为(     
A.雪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B.积雪阻碍了地气之间的能量交换
C.积雪释放热量给地面D.积雪吸收大气热量使气温降低
2.3月16~19日,地气温差略偏大的主要原因是(     
A.积雪消融时吸收热量降低土壤温度B.积雪消融时大气对流运动增强
C.土壤湿度增大使地表反射率显著减小D.地面辐射减弱使地表热量散失减少
2023-11-25更新 | 30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