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城市与乡村 > 城镇化 >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城镇化问题的形成、表现、措施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7 题号:551727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上海市快速发展的城市化,造成明显的城市热岛效应。热岛强度是表示热岛效应的重要指标,用城市和郊区的气温差值表示,下图为1961~2015年上海市热岛强度的变化图。

材料二 上海市是我国著名的制造业中心,下图为该市主要制造业基地分布示意图。“1+6”大都市圈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舟山,总面积2.9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 400万,该都市圈正努力打造60~90分钟交通图,形成“同城效应”。

(1) 城市热岛是指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图中1961~2015年上海热岛强度变化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解决城市热岛的重要措施。
(2) 图中上海制造业基地分布的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前该市正在对制造业进行转型升级,应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上海与周边城市形成“同城效应”,其依据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016年崇明岛撤县设区,迎来发展新机遇,未来将建设成为国际生态岛,请你就“协调城市化发展与建设国际生态岛”这一话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西安城镇人口达到1100万人,并形成“一核五区十卫星城”的总体布局。下图为西安市“一核五区十卫里城”示意图,其中,新城区Ⅰ为1972~2004年规划城区,新城区Ⅱ为2004~2020年规划城区。


(1)说明西安建设卫星城产生的有利影响。
(2)1972~2020年,西安市两次规划的新城区都向北迁移,分析其主要原因。
2022-06-12更新 | 9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7月武汉遭强降雨袭击,城市内涝严重。连降7天的暴雨导致全市200多处重要交通干道渍水,受灾人口多达100万,直接经济损失39.96亿元。严重的城市内涝,与自然因素有关,也与人类活动有关。下图为武汉市城市湖泊面积变化图(灰色区域为湖泊)。



(1)简述此次武汉城市内涝严重的原因。
(2)列举武汉城市湖泊的作用。
(3)说出缓解武汉城市内涝可采取的措施。
2022-11-23更新 | 13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9年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并提出以上海市为长三角一体化中心城市(见下图),以浙江省杭州市、江苏省南京市、安徽省合肥市为长三角一体化副中心城市。规划要求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加快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建设,发扬苏浙皖所长,加强跨区域协调互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同时加快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



(1)长江三角洲城市密集,并不断发展壮大。指出这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过的问题。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对长江三角洲带来的益处。
2022-06-14更新 | 8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