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71 题号:5534099
读“工业化阶段表”及“长江流域各省级行政区经济发展水平与阶段图”,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表判断,长江流域范围内的各省级区域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是(  )
A.湖南、安徽、重庆B.四川、云南、江西
C.上海、浙江、江苏D.广西、湖北、云南
2.关于长江流域的特征和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区域发展比较协调
B.人文要素空间分布差异不明显
C.大部分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
D.经济布局亟待优化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城镇收缩是指城镇人口、资本、技术等要素外流,城镇人口规模下降,城镇发展能力降低的现象。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延边州)的安图、和龙、龙井、图们和汪清五个县级市已出现城镇收缩,但延边州本身未出现收缩,这是以中圈(延边州内)空间分异驱动为主导的区域交互作用的结果。图左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置图,图右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收缩城镇形成机理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内圈城镇人口外迁的主导原因是(     
A.交通条件改善B.产业发展滞后
C.中圈挤出效应D.城镇环境恶化
2.内圈城镇的收缩对延边州带来的影响最有可能是(     
A.导致产业发展落后B.减轻资源环境负担
C.促使城市等级下降D.优化资源空间配置
2024-03-23更新 | 17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下图示意2000~2013年我国工业废水重心和经济重心的转移路径。


据此回答以下小题。

1.据图可知,2000~2013年我国(  )
A.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B.南方工业废水污染情况比北方严重
C.东部经济发展速度快于中西部
D.鄂州市工业废水污染情况最严重
2.导致2000~2013年我国经济重心移动的主要因素是(  )
A.国家政策B.技术水平
C.市场需求D.人口迁移
3.工业废水重心2007年后主要向北移动,原因可能是(  )
A.北方地区水资源利用率提高
B.南方地区水资源消耗量减少
C.南方地区大力治理工业废水
D.北方地区的水资源总量增加
2017-10-31更新 | 617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推荐3】下表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州、徐州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读后回答各题。

1.根据表中信息,分析有关苏州、徐州经济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2000~2006年间苏州的GDP增速比徐州快,人均GDP增速也比徐州快
B.1990~2006年两地的GDP均呈上升趋势
C.1990~2006年苏州和徐州“GDP年增加1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均在下降
D.1990~2006年“GDP年增加1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徐州比苏州下降的速度更快
2.关于两地“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矛盾”合理之举的叙述,错误的是
A.禁止占有耕地发展其它产业,落实国家土地基本国策
B.徐州在保护耕地的同时,要依靠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快发展
C.苏州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应努力降低亿元产值占用的耕地面积
D.两地间应加强合作,进行产业整合,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2019-01-30更新 | 1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