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26 题号:5588581
下图为北美洲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处为____海峡,其东岸沿海陆地属于________(国家)。
(2)B岛屿有北半球最大冰川分布,主要形成原因是____和降水丰富,随着气候变暖,该冰川大量融化,将给浙江省带来的影响是____。
(3)C为美国重要的城市旧金山(37°48′N,122°25′W),影响其微电子工业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___;与我国浙江省相比,该地区夏季水果生产的优势气候条件是________ 。
(4)图中箭头表示近几十年来美国国内人口迁移方向,迁移人口以老年为主,影响其人口迁移的主要自然
因素是________,对迁出地人口自然增长影响最明显的是________。
(5)从地形的角度,简述D地区气候分布特征并分析成因。
2018·浙江·一模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麦兹巴赫冰川湖位于中国-吉尔吉斯斯坦边界的天山腹地,由伊利尔切克冰川北支退缩形成湖盆,并受伊利尔切克冰川南支阻塞形成“上下双湖”,两湖间的坝体较低且厚度较大,湖水由狭长水道相连。“上湖”湖盆较浅,“下湖”湖盆较深,“下湖”与伊利尔切克冰川南支间的坝体(主要由冰体组成)较高且厚度较小。“上湖”常年保持蓄水状态,“下湖”仅蓄水期有水。“下湖”蓄水达到一定量时,冰坝溃决并通过冰内裂隙迅速排干湖水,成为空湖,近年来,“下湖”排干湖水所需时间趋短。下图示意麦兹巴赫冰川湖地形图。


材料二:下图为1998-2017年麦兹巴赫冰川湖面积变化。



(1)根据材料二,描述1998-2017年麦兹巴赫冰川湖总面积变化的特点。
(2)描述1998-2017年麦兹巴赫冰川“上湖”面积的变化趋势并解释原因。
(3)推测“下湖”发生溃决的主要月份并说明原因。
(4)分析“下湖”排干湖水所需时间变短的原因。
2023-05-21更新 | 11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川物质平衡是指某时段冰川固、液态水的收支状况,平衡值为正则冰川积累,为负则冰川消融。下图示意亚欧大陆温带内陆区域与温带沿海区域冰川物质平衡随时间变化曲线。

   

(1)分析温带内陆与温带沿海两区域冰川物质平衡变化趋势的相同点及不同点。
(2)指出亚欧大陆温带内陆与温带沿海两区域未来冰川物质的收支情况,并为应对此趋势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3-06-11更新 | 25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下面图为我国辽东半岛区域田,图示地区在距今1万年以来海平面处于不断变化中。该区域海平面在距今1万年以来不断上升,在距今5500年时达到顶峰,而后逐渐退至目前的位置。


气候的变化和海平面的升作,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习惯产生了影响。在距今7000年到5500年期间,甲地区聚落逐渐向河流上游方向迁徙,而乙地区由于水土流失严重,聚落通常选址于山地北坡,在距今7000年到4000年期间,辽东半岛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逐渐从渔猎经济(采摘、狩猎、江河捕鱼)转变为种植农业经济,而丙地中仍然维持着渔猎经济。完成以下问题


(1)根据图文材料推测图示地区从距今7000年到5500年期间的气候特点,并说明推测理由。
(2)判断距今7000年到5500年期间,乙地区的主要经济方式(渔猎经济或是种植农业),并说明判断理由。
(3)分析在距今7000年到4000年间,丙地一直维持渔猎经济的原因。
2022-07-31更新 | 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