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 荒漠化 > 荒漠化的含义、类型与分布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读西北地区部分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图可以看出(       
A.该区年降水量自南向北依次递减
B.该区1月份气温自东北向西南递增
C.图中甲地的植被主要为草原
D.图中乙地的植被主要为森林
2.图中甲地的生态问题主要为(       
A.森林破坏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D.湿地萎缩
3.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为(       
A.过度放牧B.过度农垦
C.过度樵采D.水资源利用不当
2020-03-05更新 | 11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石漠化是指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下图示意我国主要石漠化土地分布情况(单位:万公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石漠化土地分布地区的共同自然条件是(     
A.雨水丰沛且集中B.都位于长江流域C.全部在内陆省区D.土壤疏松,不耐侵蚀
2.近几十年来我国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可溶性岩石广布B.地表崎岖C.粗放开发矿产D.过度农垦和樵采
2021-10-12更新 | 289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以下各题。

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开山取石B.风蚀作用、过度放牧
C.水蚀作用、滥伐森林D.沉积作用、环境污染
2.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B.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大力采取退耕还林举措
2016-11-27更新 | 2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