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外力作用 >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45 题号:5638260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M、N两地≥10℃积温值范围各为多少度?请说明判断M、N两地积温值出现的理由。
(2)P、N所在地形区,地表崎岖,试分析其各自的成因。
(3)M、N地区为湿润地区,但M地区在7、8月份常出现旱情;N地区全年干旱频发。简要分析两地干旱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九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上游河段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被誉为我国水电建设中的“富矿”,现已修建多个水电站;中游地区的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自西向东汇入黄河,滋养了八百里秦川;下游因含沙量大常常引起河道改变,导致近百年来黄河入海口海岸线不断变迁。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


a.黄河上游某地景观图b.秦岭和渭河平原地质示意图c.黄河入海口卫星影像图


(1)描述a图所示河段河谷特征,并简要说明原因?
(2)结合b图,从地质作用角度分析渭河平原的成因。
(3)近年来c图所示地貌发育缓慢甚至面积缩小,试分析其原因。
2023-09-04更新 | 18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山麓地带山谷出口处常发育有冲积扇,根据其形成环境条件的差异,可以分为“湿扇”和“旱扇”(如下图),“湿扇”多分布在湿润山前地区,“旱扇”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山前地区。与“湿扇”相比,“旱扇”沉积物分选性差、磨圆度较低。我国天山北麓“旱扇”较多,在天山抬升过程中,其北麓“旱扇”面积不断变大。



(1)描述“湿扇”的形成过程。
(2)与“湿扇”相比,说明“旱扇”沉积物分选性差、磨圆度较低的原因。
(3)分析随着天山持续抬升,一定时期内天山北麓“旱扇”面积不断变大的原因。
2022-02-23更新 | 38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市,是云南第二大湖泊,面积约246平方千米,蓄水量约29.5亿立方米,呈狭长形,北起洱源县南端,南止大理市下关,南北长40千米。洱海形成于冰河时代末期,其成因主要是沉降侵蚀,属高原构造断陷湖泊,海拔1972米,西侧剧烈抬升,形成海拔约4000米的苍山,苍山山体主要由硬度较大的变质岩组成。洱海属澜沧江水系,入湖河道沟渠117条,入湖水量年均值8.17亿立方米,总径流面积2565平方千米,西洱河是洱海唯一的自然出水河道。图为洱海及其周边事物分布示意图。



(1)简析洱海西岸冲积扇多砾石分布的形成条件。
(2)运用大气相关知识,解释洱海西岸多大风天气的原因。
(3)推测地壳运动对洱海流域水系和植被的影响。
2023-06-01更新 | 2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