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中国地理 > 中国的地理差异 > 北方地区 > 东北三省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0 题号:570657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被称为“中国冬枣之乡”,种植面积50万亩,年产3亿公斤,年销售收入30亿元。沾化冬枣栽植历史悠久,百姓自古就有“房前屋后三棵枣树”的习惯。沾化冬枣成熟期晚,其皮薄光滑、肉质细嫩、清甜多汁,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营养价值为百果之冠,但自然保鲜期只有7天,质脆皮薄,极易摔碎。沾化冬枣喜光性强,对环境适应性强,但尤喜土质较肥沃、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壤土或砂壤土,其生产发育要求较高的温度。下图为沾化区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

(1)分析沾化区种植冬枣的有利自然条件。
(2)在冬枣栽植过程中,常采用清除徙长枝,处理竞争枝,回缩延长枝,疏截过密枝、细弱枝、重叠枝,清除损伤枝和病虫枝等修剪技术。说明其主要目的。
(3)试为促进沾化区冬枣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措施。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读新疆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新疆进行棉花生产模式改革,使棉花向适宜棉区不断集中,提高棉花种植的规模化水平,实现棉花种植效益的提升。一些不适宜种植棉花的区域被粮食、经济作物和饲草料替代,全疆种植业内部结构在调整优化。

材料二:六位院士、十二位教授以及多位年轻博士进行攻关,研究西部调水的问题。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探索出了一条现实可行、科学合理的西部调水线路——“红旗河”。这是一条沿青藏高原南、东、北边缘,调雅鲁藏布江水全程自流入新疆的环线工程。若建成将一举改变中国的生态格局。

材料三:“十二五”期间新疆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关键拐点:非石油工业比重超过60%,彻底扭转石油工业“一业独大”格局。

(1)从河流类型、流量、汛期、补给等方面归纳新疆地区多数河流的主要特点。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红旗河”工程若建成,其来水对塔里木河流域的有利影响。
(3)结合材料一,评价新疆进行棉花生产模式改革的合理性。
(4)运用产业优化原理,提出新疆产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2019-09-23更新 | 35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5年12月15日《湖南日报》称:据央视报道,目前,国家正式启动了“振兴东北”的100个项目。

材料二   2015年12月16日《浙江日报》报道“我省农民纷纷到东北建粮仓。北上种粮、省内销售已成为我省粮食生产的一个特点。”

(1)国家“振兴东北”的100个项目,多集中在东北地区的优势产业上。下列属于东北地区优势产业的有(   )(多选)
A.机械制造业                       B.原材料加工业
C.棉纺织工业                      D.农产品加工业
(2)图中A平原近年来耕地面积有所减少,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3)浙江省农民为什么要到东北种粮?
2020-04-02更新 | 4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马铃薯耐旱、耐寒、耐贫瘠,营养丰富,被称为“地下苹果”和“第二面包”。马铃薯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多种行业被广泛应用。榆林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农业人口297万,占全市总人口的80%以上。“高山之民,尤赖马铃薯为生活,万历前惟种高山,近则高下俱种”,如今榆林依靠马铃薯等特色农业的发展使800里沙漠成为陕西省“第二粮仓”,全市农业也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下图是榆林地区区位示意图。

(1)简述榆林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
(2)下图示意榆林地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采用的“膜下滴灌”生产方式,顾名思义,是在膜下应用滴灌技术。试分析这种生产方式的好处。

2020-05-14更新 | 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