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 荒漠化 > 荒漠化的含义、类型与分布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3 题号:5751232
石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也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读2011年我国部分省区石漠化土地面积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石漠化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        )
A.西南地区B.东南沿海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D.南方丘陵地区
2.图示石漠化面积最大的省,其主要人为原因有(        )
①石灰岩广泛发育,多喀斯特地貌 ②植被稀疏,破坏严重 ③土层较薄,人多地少 ④降水较多,特别是冬半年降水多,地表受到的侵蚀作用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土壤中的CO2溶于水后可溶蚀石灰岩,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动力,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中的CO2浓度有较大差异。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某喀斯特地貌区人工草坡、无植被耕地、天然草坡、柏树林等植被条件下土壤中CO2浓度的垂直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为减少对石灰岩的溶蚀,当地最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A.开垦大量土地为耕地B.积极营造人工草坡
C.努力保护和营造柏树林D.大力保护天然草坡
2.如果当地植被破坏严重,最终产生的环境问题可能是(     
A.土地红漠化B.土地沙漠化
C.土地盐碱化D.石质荒漠化
2021-09-15更新 | 383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将含盐量极高的地下水抽取出来,是盐碱地改良的有效方式,这一成果被誉为中国农业的“两弹一星”。但在环渤海的滨海盐碱地,这个方法却行不通。后来,科研人员精 心培育了能在恶劣盐碱地中存活下来的微生物群,在这些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将多种土壤物质逐渐胶结在一起形成团粒结构,切断了土壤中地下咸水的上升通道,这为植物生长带来可能。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将含盐量极高的地下水抽取出来,是盐碱地改良的有效方式。但在环渤海的滨海盐碱地,这个方法却行不通的原因是沿海平原
A.降水丰富,地下水盐度低B.地上河补给,地下水水位高
C.大量灌溉,地下水埋藏深D.海水入侵,地下水盐度高
2.微生物治理滨海盐碱地的作用机制是微生物
A.为高噬盐生物,减少矿物质B.阻断水盐运动过程
C.为植物生长提供丰富有机质D.活动可分解矿物质
3.按照工作原理,抽取高盐地下水和微生物治理盐碱地的两种方法分别适合推广应用在
A.河西走廊   咸海周边区域B.美国内陆大盐湖   波斯湾沿岸
C.云贵高原   地中海沿岸D.澳大利亚内陆   亚马孙河口
2020-06-05更新 | 31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2016年10月14日,哈萨克斯坦能源部发表声明称,Kashagan(卡沙甘)油田已恢复生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Kashagan(卡沙甘)油田最可能分布于(     
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
2.哈萨克斯坦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
C.气候变暖D.森林破坏严重
2022-02-25更新 | 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