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资源跨区域调配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8 题号:5884769
2014年12月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投入使用。至今已通水三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丹江口水库大坝建成于1973年,2012年大坝加高,水库正常蓄水位从157米提高至170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计划从该水库调走的水资源占河流径流总量的 24%,远超国际跨流域调水规定15%的上限。北京段除末端800米外,沿线都采用深埋地下的全封闭管道输水。
材料二   下图是南水北调源头—丹江口水库所在的汉江流域略图,汉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

(1)请分析我国华北地区用水紧张的原因?
(2)南水北调中线向华北调水开通后,可能给汉江下游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哪些?(提示:请从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出发分析)
(3)请从水资源调运和保护、土地资源的保护角度出发,分析北京段输水管道深埋地下的可能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读南水北调示意图及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是                      
(2)结合表中的数据,说明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3)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调水的主要调入区是        (华北、西北)。东线工程主要利用        运河作为输水渠道,以节省投资。
(4)“南水北调”中的“南”、“北”分别是指我国南方、北方地区。我国南方、北方的地理分界线大致是       —淮河一线。
(5)湖南省某中学小明、小强同学利用寒假沿东线考察,发现从扬州到天津沿途植被景观的变化明显,这种变化反映的是        的地域分异规律。
(6)小明、小强两同学考察后,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调入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为课题,开展探究活动,并形成了两种不同看法。
①小明认为:利大于弊;
②小强认为:弊大于利。
你赞成哪位同学的看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2019-07-04更新 | 17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受气候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雷州半岛自古以来就是干旱的重灾区。1958年湛江市拦截九洲江,修建了鹤地水库和全长271千米的青年运河,为雷州半岛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左图示意雷州半岛及周边区域,右图示意雷州半岛地形及水系。



(1)从气候和地形角度分析雷州半岛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2)说明青年运河的建设给雷州半岛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2022-07-12更新 | 14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滇中地区是云南经济社会相对发达、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是云南经济社会的核心区,人口占全省的45.4%、耕地占全省的34.5%、GDP占全省的68.4%左右,这一地区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滇中地区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仅占全省的12%,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584立方米,属于人多、地少、水资源短缺的地区,40%的区域属于极旱、重旱区,47%的区域属于中旱区。

材料二:滇中调水工程示意图。

(1)分析滇中地区缺水的主要地理原因。
(2)分析滇中引水总干渠如此选线的原因。
(3)试分析“春城”昆明四季如春的原因。
(4)试分析图中横断山区水能开发的利弊。
2019-09-18更新 | 2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