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 荒漠化
题型:多选题-多选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41 题号:6071738
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0多亿元。造成荒漠化的自然因素有(  )
A.风蚀B.沼泽化C.冻融D.农垦放牧

相似题推荐

多选题-多选题组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新疆的煤炭资源丰富且集中,呈现“北富南贫”格局。图为新疆煤炭外运市场示意图(箭头代表煤炭运向)和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构成图(下图)。

1.甘肃煤炭资源丰富,但河西走廊仍需从新疆大量购入煤炭,推测其原因有(     
A.两省公路、河流运输便利B.国家经济政策决定
C.区域供给不平衡D.季节性需求波动大
2.我国新疆治理土地荒漠化,宜采取的措施是(     
A.天山建设高海拔人工草场B.环境脆弱区进行生态移民
C.塔里木河中上游地区合理控制用水D.塔里木盆地中部废弃油田恢复农耕
2024-04-23更新 | 61次组卷
多选题-多选题组 | 较易 (0.85)

【推荐2】石漠化,亦称石质荒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右图为我国三个监测期石漠化总面积及不同程度石漠化面积结构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我国不同程度石漠化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轻度石漠化先增后减B.中度石漠化逐渐减少
C.重度石漠化先减后增D.极重度石漠化不变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看,下列因素中与石漠化形成关联度较大的是(     
A.人类活动B.热量C.降水D.风力
2020-06-17更新 | 130次组卷
多选题-多选题组 | 较易 (0.85)

【推荐3】石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发育典型、普遍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的土地退化现象。为全面掌握石漠化现状和动态变化,贵州省在2005年第一次石漠化监测的基础上,从2011年初开始,历时一年半,完成了第二次石漠化监测。监测结果表明,2011年我省石漠化面积302.38万公顷,比2005年减少29.23万公顷,减少了8.82%。总体上看,我省石漠化面积在减少,程度在减轻,石漠化扩展的趋势得到遏制,但局部恶化现象仍然存在,石漠化防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一年半时间内获取卫星影像并完成贵州石漠化的动态监测分析,主要依靠(     
A.CDMAB.RSC.SOSD.GIS
2.贵州石漠化扩展趋势得到遏制的主要措施有(     
A.陡坡退耕还林B.加大开荒力度C.生态移民D.开山取石
2022-06-18更新 | 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