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965 题号:62454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某考察队到素有新疆的“湿岛”之称的伊犁河谷进行了野外调查,通过对不同植被下土壤剖面的采样,分析发现了伊犁河谷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见下图)。研究还表明,不同的气候条件、人类干扰强度,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以及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转化,从而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



(1)比较典型草原与落叶阔叶林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变化的异同点。
(2)推测伊犁河谷研究区表层土壤有机碳随海拔变化的总体特点并解释其自然原因。
(3)考察队还发现,与同纬度的内蒙古草原相比,伊犁河谷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偏高,试分析其原因。
(4)伊犁河谷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时期,简述伊犁河谷发展种植业的主要优势自然条件。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塔拉滩地区土地沙漠化严重,每年从这里进入龙羊峡库区的流沙达3131万立方米。当地太阳辐射量丰富,近年来,建成了数十个光伏产业园。光伏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塔拉滩地区生态环境改善,植被不断恢复。为保证塔拉滩地区发电的稳定性,国家电投集团黄河公司探索出了“水光互补”项目——光伏电站与龙羊峡水电站并网发电。下图为塔拉滩位置示意图。

(1)从地形与气候的角度,指出塔拉滩地区适宜建设光伏发电站的原因。
(2)分析光伏产业发展有利于塔拉滩植被恢复的原因。
(3)说出塔拉滩光伏产业和龙羊峡水电站并网发电的好处。
2023-02-09更新 | 517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色林错是西藏第一大湖及中国第二大咸水湖,湖区自然条件恶劣,冬半年以西风为主。近40年来,色林错湖泊面积不断扩张。湖泊冻结消融受湖泊水深以及当地风向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色林错东岸、北岸和西岸都为浅水区,湖中心和南部水深较深。研究发现,色林错北部和东部湖岸处冻结早、消融晚。下图为色林错流域示意图。

(1)简述该流域入湖河流的流量在不同河段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2)分析色林错北部和东部湖岸处冻结早的原因。
(3)推测色林错湖区近40年的气候变化趋势,并分析由此导致的湖泊面积变化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023-05-13更新 | 351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川南山区位于四川省南部、青藏高原东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显示出高山、峡谷、丘陵交错的地貌景观。全球气候系统的变化对川南地区地温(0cm土壤温度)和气温影响显著,该地区地温和气温在各分区的变化大体一致。6~9月温暖湿润的西南季风进入该区域,形成雨季,10月至次年5月西南季风减弱,降水量骤减。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该地区西北部和东南部农业发展差异较大。下图示意川南山区分区和各分区年均气温空间分布状况。

(1)指出川南地区年均气温的分布特征。
(2)说出川南地区西北部和东南部分别适宜发展的农业。
(3)推测全球气候变暖对川南地区气候产生的不利影响。
2020-11-26更新 | 1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