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城市与乡村 > 城镇化 > 城镇化概念及意义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85 题号:6318447
读我国某城市发展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a到图b体现出________过程。
(2)城市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持续________上升,劳动力从________产业向________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________
(3)该城市建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保护、改善环境。
(4)请你比较城市中心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211大学地理分布情况统计

数量(所)1234578101124
位置甘、藏、青、宁、琼、贵、云、桂、晋、赣、浙、冀、豫、内蒙古新、鲁、闽、渝津、吉、皖辽、黑、粤、湘

资料来源:教育部公布名单

材料二:《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中指出:深入落实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有序疏解中心城区部分普通高校,压缩高校中心城区在校生规模,推动中心城区校址整体腾退。推进昌平沙河、房山良乡高教园区向大学城转化,建设结构合理、要素齐全、职住平衡、充满活力的科教融合新城。研究推进相关高校到郊区落地,努力推进实现“区区有高校”的目标。同时,全力支持河北雄安新区教育发展,支持部分中央在京高校向雄安新区有序转移。


(1)根依据材料一,试归纳中国大陆各省区211大学的分布特征。
(2)试从北京城市发展的层面分析此轮“京校搬迁”的主要原因。
(3)指出该《规划》的实施,会对北京诸高校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4)推断迁校举措促使迁入地人文环境发生的变化(至少四点)。
2022-06-24更新 | 553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淮海城市群地处苏、鲁、豫、皖接壤地带,皖北、苏北、鲁南、豫东的8个城市组成了淮海城市群核心区,都是所在省份经济欠发达地区。淮海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为江苏省徐州市,是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华东重要门户城市。下图示意淮海城市群位置。


(1)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淮海城市群核心区经济欠发达的原因。
(2)说明徐州作为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在淮海城市群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
(3)说明淮海城市群对徐州自身发展的意义。
2024-01-17更新 | 586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级新区是由国务院批准设立,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区。上海浦东新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新区,浦东新区第二产业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第三产业重点发展金融、现代物流、会展旅游、信息服务和房地产业等。

(1)依据表,说出浦东新区城镇化在人口、产业方面的表现。

浦东新区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海市老城区在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

(2)说明浦东新区的建设对缓解该城镇化问题的作用。

城市竞争力是反映一个城市生产能力、生活质量、创新活力等方面综合水平的指标。目前, 上海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一。

(3)阐述浦东新区发展对提高上海城市竞争力的意义。
2020-05-30更新 | 1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