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0 题号:634735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芦苇,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多生长在近海滩涂、低河漫滩草层植被的优势种群,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其茎秆坚韧,纤维含量高,不仅可用于造纸行业,近年来还可用于生物制剂。下图所示是世界上最大的辽河三角洲芦苇分布区,20世纪70年代,该地苇场每年大约需要劳动力3万人.90年代末雇外来工人数达5万人。2004年前后芦苇收割开始普遍使用割灌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近年来芦苇已成为该地重要的栽培经济作物。

(1)简析图示地区成为世界最大芦苇分布区的自然条件。

(2)说明芦苇近几年才成为该地栽培经济作物的原因。

(3)简述该地大力发展芦苇种植的意义。

(4)收割后的芦苇塘会在春节前后放火“炼塘”来提高产量。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鹤,又名西伯利亚鹤,属鹤形目鹤科鹤属,是对栖息地要求较高的鹤类。它十分依赖浅水湿地,对气候环境变化极其敏感。全球白鹤种群现存仅有3500~4000只,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物种,被我国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下图为白鹤东部种群迁徙路线图。


(1)简述白鹤选择在鄱阳湖越冬的有利自然条件。
(2)分析西伯利亚地区无白鹤中途停歇点分布的原因。
(3)说明白鹤在迁徙途中停歇的好处。
(4)作为白鹤迁徙路线上的重要停歇点,为保障白鹤的正常迁徙,简述我国东北地区应采取的合理措施。
2022-01-17更新 | 12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读乍得湖及相关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乍得湖地处撒哈拉沙漠南缘,水位常随季节变化,湖面伸缩性很大。乍得湖是一个国际湖泊,有3 000多万人靠乍得湖为生。随着人口不断增长,沿湖国家不仅利用湖区发展渔业、利用湖滨草原发展畜牧业,而且在湖滨地带大规模开辟农田,引水灌溉,建立粮食生产基地。为了在干旱环境下获取更多的水源,一些国家甚至在水源河上建坝截水。然而,在他们过度利用乍得湖的同时,生态与环境问题也同时出现。



(1)简述乍得湖地理位置特征。
(2)读图乙,分析乍得湖水位随季节而变化的原因。
(3)根据图丙,说明乍得湖近五十年来湖面演变的总体趋势,并简析该趋势造成的后果。
(4)面对严峻现实,沿湖国家计划从刚果河调水补充乍得湖。说明从刚果河调水的主要理由。
2019-07-11更新 | 22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布鲁卢斯湖是尼罗河河口高封闭性潟湖。潟湖面积约420km2,其中370km2为开阔水域。该湖水深0.5~2.5m,西部较深,东北部靠近出海口的区域较浅,湖水盐度为2.1‰~17.2‰。1956年,阿斯旺大坝建成后,对布鲁卢斯湖的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湖泊底部沉积物以有机质含量高的粉砂质黏土为主,多见贝壳及碎片。西侧通过运河与尼罗河连通,南部和东部有来自周边农业区和生活区的8条排水管注入湖泊,东北侧有通道与地中海连接。下图示意布鲁卢斯湖地理位置和周边概况。



(1)说明布鲁卢斯湖的成因。
(2)分析布鲁卢斯湖的水质特征____,并说明其原因____
(3)推测未来一段时间引发布鲁卢斯湖面积缩小的主要影响因素。
2023-01-04更新 | 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