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构造地貌的形成 > 褶皱山 > 背斜、向斜的成因与形态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7 题号:6420304
读地质构造图回答.

(1)从地质构造上看,D地属于________构造,分析其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________.       
(2)A处的地质构造常形成________(地形),喜马拉雅山、泰山、阿尔卑斯山的构造与A相似的是________.B处往往形成________地貌,如我国的________.       
(3)C、D两处适宜修建隧道的是________处,适合找油气的是________处.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华山的形成与图中____地的成因相似(填写字母)。
(2)C、D两地中,属于背斜的是____地,属于向斜的是____地。
(3)图中背斜在地貌上是____,其成因是____
(4)A、C、D三地向下打井,最可能找到油气资源的是____地,找到地下水的是____地;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____地的地下。
2022-06-18更新 | 3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地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ABCD四处岩石中,不可能含有化石的是_______处。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属于_______循环,在各环节中比较容易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是环节_______(填序号)。
(2)若该地区位于欧洲西部,请说出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说明,该区域植被破坏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生的影响。
2020-02-11更新 | 6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图是某地地质剖面和水循环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类型是          循环,②环节的名称是          
(2)甲处地质构造是        ( 填“背斜”或“向斜” )。
(3)A.B 两地更易形成城市的是              ,C地貌名称是 ,其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2018-01-23更新 | 1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