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认识区域 > 区域发展差异 > 区域发展差异的表现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3 题号:6489899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1、2、3、4、5分别对应地形区为 ( )
A.黄土高原、汉水谷地、大巴山、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B.渭河平原、汉水谷地、大巴山、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南阳盆地、大巴山、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D.渭河平原、南阳盆地、大巴山、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2.关于2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
A.秦岭阻挡西伯利亚的寒流和黄土高原的风沙,使谷地气候温和湿润
B.汉水是长江最大支流,地处陕南,发源于秦岭。为北亚热带湿润季风地区的一部分
C.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倚秦岭、南屏巴山,中部是美丽富饶的汉中盆地
D.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
3.图中1地形区的太阳辐射总量比2、4地形区多的最主要原因是(  )
A.1地形区的纬度较高,太阳辐射弱
B.1地形区的海拔高
C.1地形区较2、4地形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晴天多
D.1地形区的植被覆盖率低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流行于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铜鼓,鼓面多铸有太阳纹、月亮纹、云纹、雷纹等纹饰(如图)。小型铜鼓主要作为乐器,大型铜鼓则可以指挥战争,也是一种礼器和权力的象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铜鼓上的纹饰通常说明
A.当地人以太阳和月亮为美B.古人对自然力量的崇拜
C.当地的太阳辐射较强烈D.当地洪涝灾害多发
2.就实用的功能而言,古代铜鼓主要的作用是
A.信息传递工具B.祭祀工具
C.权力象征D.财富象征
2019-06-14更新 | 53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自然生态类研学旅行基地主要是以山岳、林草、河湖、地质遗迹、地貌等资源为优势。与传统文化、国情教育、综合实践等类型相比,自然生态类研学基地数量较少。下图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国家级自然生态类研学基地的数量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河北、安徽、江苏省内自然生态类研学基地数量较多的共性条件是(     
A.人口众多,市场需求广阔B.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
C.地形复杂,自然条件多样D.政策支持,产业基础较好
2.近年来,我国西南地区自然生态类研学旅行市场占比超过华南地区,主要是因为(     
A.交通发达B.经济发达C.气候凉爽D.资源丰富
2024-01-15更新 | 21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甲图是沿纬度55°的某大陆剖面图,乙图是沿23°26′的某大陆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甲乙两国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国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
B.乙国气候寒冷干燥
C.甲国的东部地区为季风性湿润气候
D.乙国是一个资源缺乏的国家
2.下列四个海区可能存在世界著名渔场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3.下列四个地点处于板块交界处的是(  )
A.甲国的东海岸B.甲国的西海岸
C.乙国的东海岸D.乙国的西海岸
4.甲国种植业主要集中在其国土南部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该国南部地形平坦
B.该国南部人口密度大
C.该国南部热量条件较好
D.该国南部河流众多,灌溉条件好
2016-11-26更新 | 1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