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认识区域 > 区域发展差异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4 引用次数:1036 题号:6542045
下图为沿东经89°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中
A.甲山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B.丁海属于太平洋海域
C.乙山是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D.丙高原地表沙漠广布
2.图示沿线地区自北向南
A.地势由第三级阶梯上升到第一级阶梯
B.植被景观由温带森林过渡到温带荒漠
C.流域由外流区到内流区再进入外流区
D.气候由极其干燥逐渐变化为相对湿润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物种丰富度是反映一个地区生物多样性最基本的指标,大尺度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分布格局主要受气候因素影响科学研究发现,在水分充足的区域,植物物种丰富度与能量呈正相关;而在水分缺乏的区域植物物种丰富度则与能量呈负相关。下图是我国某省(区)植物物种丰富度分布趋势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N地植物物种丰富度多于M的主要原因是(       
A.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
B.纬度较低,热量条件更好
C.有西风带来水汽,降水较多
D.晴天较多,太阳辐射更强
2.在水分缺乏的区域,植物物种丰富度与能量呈负相关的原因是(       
A.蒸发量大,加剧水分不足B.太阳辐射强,气温日变化较大
C.气温较高,光合作用减弱D.土壤温度高,有机质含量较少
2019-09-14更新 | 66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青藏高原是我国地震频发地区。2016年1月21日,青藏高原东北部某地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发生后,甲村的地震烈度大于乙村。该地区冬、夏季多为偏南风。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1.从图文资料可知,甲地的地震烈度大于乙地的主要原因是
A.甲地地势低,震源深度较浅
B.乙地与震中有两条深大断裂带分布
C.甲村震中距较小;甲村居民点较多,人口稠密
D.乙地经济不够发达,但预警机制和救援工作搞的比较好
2.影响图示震区开展救灾工作有许多不利的自然条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高寒缺氧,不利于救援
B.地处洼地,地势落差较大,交通不便
C.位于两条断裂带之间,地质结构不稳定
D.地势落差大,地震易引发震中附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3.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位于高山南部,降水丰富,地势低,所以人口集中
B.乙处位于图中高山的北坡,气温低,冬天常有寒潮危害
C.丙处受到地形抬升,多地形雨,易引发山洪
D.该地多发地震,是由于印度洋板块位置较低,俯冲到亚欧板块下部造成的
2018-01-23更新 | 511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冷巷被誉为岭南传统建筑的精髓,其在建筑设计中具有组织自然通风的功能。冷巷是建筑撙列组合形成的比较窄的巷道,或者是在建筑的一侧留出的一条小廊道。冷巷战面面积较小,经过这里时风速会增大,风压会降低,与冷巷接通的各房间较热的空气就会被带出,较冷空气就会进入补充,从而达到通风效果。

读岭南冷巷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岭南长期湿热的气候环境下,自然通风甚至比遮阳、隔热更为重要,因此加强自然通风就成为岭南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图中冷巷的走向为(       
A.东北一西南B.东南一西北C.东西D.南北
2.“冷巷"之所以冷,主要是因为(       
A.窄巷受热面积小,受晒时间短B.高墙隔热效果好
C.窄巷面积小,减少热量散失D.高墙挡风,暖空气不能进来
2020-03-16更新 | 5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