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人口 > 人口的空间变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59 题号:6553505
20世纪80年代大量人口迁入深圳、珠海等地,这说明
A.民族政策的变化影响迁移B.经济布局的改变影响人口迁移
C.交通、通信的发展影响人口迁移D.气候条件影响人口迁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1】建国以来海南曾出现过几次人口迁移的高峰:1950年解放初期,大量解放军官兵留驻海南;1966年后,大批“知青”上山下乡迁入海南;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又有10万人才下海南。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开始,吸引了10万人才下海南的主要原因是:(       )
①投资创业,充满商机;
②经济发达,工资较高;
③政策优惠,就业机会多;
④国家号召,支援边疆;
⑤环境优美,适宜养老。
A.①④B.①③C.②⑤D.④⑤
2017-12-07更新 | 104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春运是中国春节前后发生的一种由大规模人口流动导致的高交通运输压力现象,这种具有显著规律性、高度集体性的社会行为的形成,与我国转型期的社会结构及独特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读“2015年我国某两相邻省区春节前后流动人口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1.M、N曲线所表示的省区分别可能是(  )
A.江苏 安徽B.河南  北京C.广西  广东D.新疆  青海
2.影响N省区2月23日之前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B.宗教C.文化D.婚姻
3.为缓解春运交通压力,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①合理规划春节休假时间,错峰出行 ②加强宣传,改变传统的文化习惯③重点发展大中城市,吸引人口迁入 ④加强交通建设,合理布局交通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18-04-14更新 | 63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从一个省的范围来看,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公共资源首先重点配置在以省会城市代表的二线城市,更好的发展机会、较高的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形成了以省会城市为代表的二线城市与省内其他城市之间的“势差”。在城市“势差”的影响下,人口会向有资源优势的高等级城市集中,呈现阶梯式迁移。下图为阶梯式人口迁移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人口迁移模式的主要因素是(     
A.政策B.经济C.交通D.宗教
2.符合该模式的人口迁移是(     
A.张家口→石家庄→北京B.大连→沈阳→哈尔滨
C.赣州→南昌→武汉D.太康→周口→郑州
2021-07-23更新 | 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