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防灾与减灾 > 自然灾害的监测
题型:综合题 难度:0.94 引用次数:240 题号:6575207
读“我国主要气象气候灾害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各种气象气候灾害中分布最为广泛的是____
(2)我国华南地区虽然纬度较低、但有时也会受到低温冷害影响,其成因是________
(3)干旱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我国华北地区的旱情以____季最为突出,其主要原因是____
(4)台风是我国夏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它在给人类带来灾害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有益的影响,其主要表现有____
(5)(多选)为减轻上述各种气象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A.修建水库和分洪工程B.禁止在灾害多发区居住
C.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D.建立健全保险救灾体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容易 (0.94)
【推荐1】下面的图甲为某滑坡区域坡度面积频率分布图,图乙为某滑坡区域土质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说明该区域什么坡度、土质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
(2)该区域滑坡多发,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2016-11-26更新 | 1180次组卷
综合题 | 容易 (0.9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风暴潮是指由于强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剧变等)引起海面的海水高度异常变化现象。风暴潮引起的灾害通常表现为增水灾害(如淹没土地、海滩侵蚀、航道及港池骤淤、冲毁堤坝、毁坏房屋、夺人生命等)和风暴减水(如航运受阻、电厂取水困难、港口码头作业不便等)。


(1)引发我国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的天气系统是?
(2)简要说明海南岛沿海风暴潮类型、分布区域?
(3)列举应对风暴潮的防灾减灾措施。
2018-07-19更新 | 109次组卷
综合题 | 容易 (0.94)
真题
【推荐3】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青藏高原是我国地震频发地区。2016年1月21日,青藏高原东北部某地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发生后,甲村的地震烈度大于乙村。该地区冬、夏季多为偏南风。

   

(1)引起该次地震的是哪两大板块?地震烈度甲村大于乙村的判断理由是什么?
(2)分析影响图示震区开展救灾工作的不利自然条件。
(3)该震区可以采取哪些抗震救灾措施?
(4)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有专家认为丙村不适合原址重建。说明丙村需要异地重建的依据。
2018-03-26更新 | 88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