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区域产业活动 >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农业的区位选择 >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 农业区位因素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6 题号:65786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   下图为丽江西北地区的丹霞地貌——千龟山,主要由红色沙砾、砂岩和泥岩组成,展现出“色若沃丹、灿若丹霞”的奇妙风采。
材料三   极边乌龙茶是云南省某公司推出的有机茶品牌。他们采用“直营店+代理商模式+电商旗舰店模式”,在云南省内设立了12个直营店,省外设立代理商并建有电商旗舰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缩短了商家与终端消费者的距离,达到了良性的互动效果。该公司利用茶叶专项资金开展茶园生态建设项目,设计出1套生态茶园模式。

(1)“三江并流”地区被称为“高山花卉大花园”,说出其花卉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说明云南丽江黎明丹霞地貌千龟山的形成过程。
(3)从产业活动地域联系角度分析“直营店+代理商模式+电商旗舰店模式”对茶叶公司的积极影响。
(4)简述生态茶园模式为当地带来的环境效益。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部,素有“北非花园”之称.人口约3530万,其农业人口占全国总劳力的42%.摩浩哥盛产玫瑰.芍药等鲜花,其所产的芍药切花3 0'A出口到“鲜花王国”一一荷兰。摩洛哥渔业资源丰富,渔业是其重要经济支柱,当前我国在摩洛哥投资有较多的渔业合作项目,实现了互利双赢。下图示意摩洛哥及其周边地区。

(1)与荷兰相比,分析摩洛哥发展花卉产业的区位优势。
(2)简述中摩两国渔业合作所带来的“职赢”效益。
2018-01-29更新 | 9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继海水稻之后袁隆平又带领他的团队在山城重庆种出了巨人水稻,重庆是中国四大火炉盆地之一,袁隆平却想在这里种植出巨人水稻让人们来乘凉,现在这一计划已经成为现实。

材料二:巨人水稻可以达到800公斤的亩产量,是普通水稻的产量的2倍左右,而种植密度普通水稻的一半。

材料三:我国局部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1)重庆市种植巨人水稻的最大障碍是____________ ,简述其形成原因____________
(2)分析重庆市推广巨人水稻的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3)简析北京年太阳辐射总量异常的原因。
2018-10-09更新 | 9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根据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地处长江干流与汉江交汇口的武汉市内涝颇为严重。武汉曾是全国著名的“百湖之市”。但如今中心城区现存湖泊只剩38个,“杨汊湖”、“东沙湖”等诸多湖泊已不见水,只存带“湖”的地名。针对武汉内涝严重的问题,有专家提出了推广使用渗水砖的建议。

材料二:武汉和重庆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三:武汉与重庆气候资料(表1与表2)

表1 重庆(29.6°N,106.5°E,海拔260m)气候资料

1961~1990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
平均最低气温(℃)5.66.910.915.119.021.5
1961~1990年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平均最低气温(℃)24.524.520.416.211.57.2

表2 武汉(30.6°N,114.1°E,海拔23m)气候资料

1961~1990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
平均最低气温(℃)-0.51.46.112.217.721.8
1961~1990年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平均最低气温(℃)25.224.619.413.47.21.5
(1)对比说明重庆和武汉两地冬季气温特征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2)三峡水电站是中国西电东送中线工程的大型电源地。请说出三峡工程建成后重庆段河流水文特征的明显变化。
(3)请从调入区的角度说明西电东送对区域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4)谚曰“湖广熟,天下足”。从明朝中后期开始,江汉平原就已成为全国商品粮棉基地,但长期以来,其农业生产总会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请从气候的角度分析江汉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5)结合资料,分析近年来武汉城市内雨涝严重的原因,并简述推广使用渗水砖对城市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2019-11-09更新 | 1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