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选修地理 > 环境保护 > 生态环境保护 > 生物多样性保护(旧选修)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73 题号:6585319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戈壁红驼(当地人对其俗称)生活在内蒙古狼山与中蒙边境间的荒漠草原,属游走性动物,主要啃食荒漠中的梭梭、骆驼刺等盐地沙生植物的嫩枝,食性广杂。近十多年的保护性发展,2016年红驼数量已达5万余峰。观察发现,梭梭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植物,其根部寄生有次生植物肉欢蓉,但根部多鼠洞,威胁其生长。牧民们说,戈壁红驼能与草原生态互促共生、良性循环。



分析戈壁红驼能与草原生态互促共生、良性循环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草地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干扰的响应是近年来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将变得稳定。在生物多样性的表示方法中,“重要值”是一项重要指标,它表示了某种植物在该区域生态环境中所占的地位,数值越大,数量越多,区域主导性越强。通常认为,施肥能导致植物重要值的改变,进而引起草场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我国一环境研究小组在温带某水分条件较好的天然草场连续两年进行人工施肥实验,该草场主要由ABCD四类牧草组成。下图示意施肥后引起的草类重要值变化情况。

草类重要值变化情况图

(1)指出施肥前该天然草场原有的优势物种,并说明判断理由。

(2)分析在高浓度施肥条件下,该天然草场生态环境的变化。

(3)实验结果对我国此类草场的天然牧草生产有何启示。

2018-12-04更新 | 387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亚洲鲤鱼原产亚洲,每天能摄入相当于其体重40%的水草、浮游生物或野生蚌类。20世纪60年代,美国当局为治理河道和湖泊环境,从中国引入亚洲鲤鱼到阿肯色州。到90年代,鲤鱼大量繁殖,遍布美国河湖,并向美国五大湖繁殖,危害当地的生态环境。

(1)简述美国引进亚洲鲤鱼的目的。
(2)简析亚洲鲤鱼增长对美国当地渔业的影响。
(3)说明亚洲鲤鱼可能威胁五大湖区生态的地理原因。
2017-08-17更新 | 116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俄罗斯鲟属于江海洄游性鱼类,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8~25℃,适应性很强,在淡水和半咸水中都可生长,尤其适宜在半咸水中生长。在里海,俄罗斯鲟每年两次洄游到伏尔加河淡水区产卵,春季洄游距离通常离河口仅100~300千米,而秋季洄游距离河口则达数千千米。

亚速海水温夏季20-30℃,冬季低于零度。平均深度8米,可通航,其东北部水深不过1米,是世界上最浅的海。由于海水浅,咸、淡水混合状态极佳且温暖,河流还带来大量营养物质,因而海洋生物丰富。近几十年来海水逐渐变成,渔业资源迅速衰退。


下图为亚速海—黑海和里海水系示意图。

(1)俄罗斯鲟在亚速海生长快,试分析其原因。
(2)从水温的角度分析俄罗斯鲟鱼春季洄游距离较秋季短的原因。
(3)简析亚速海出现海水咸化的原因。
2018-02-10更新 | 60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