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 >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8 题号:6641910
读遥感技术工作原理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A图中可以看出,此遥感技术所用的运载工具是                          ,这种运载工具采用的是                        的方式对地面进行感知和识别,这种方式的遥感技术,对地面物体的分辨率是较           (高或低)的。
(2)在A图中,航空摄影采用                  的方式对地面进行感知,其目的是                   
(3)在B图中,传感器接收到的是                  ,它的产生是由于                              ,在这个遥感过程中,传感器之所以能够对地面进行分辨,其原因是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年入汛以后,我国很多城市面临内涝问题。2021年7月19~21日,河南中北部出现大暴雨,郑州降雨量达617.1mm(郑州常年平均降水量为640.8mm),降雨造成郑州市区严重内涝。

材料二:很多城市为了缓解城市内涝现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增加绿地面积、建造雨水花园等措施打造海绵城市。为响应“建设节水型社会”号召,万州某学校进行了“海绵校园”改造工程。(如图)



(1)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郑州市出现严重内涝的原因。
(2)结合万州三中学校实际情况,从《海绵校园示意图》中选择一项适合本校建设“海绵校园”的措施,并从水循环角度说明它的作用。
(3)简述建设海绵城市的积极意义。
(4)为监测郑州此次内涝的发展变化,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PSB.RSC.GISD.BDS
2023-03-03更新 | 16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地时间10月23日气象卫星监测到澳大利亚发生了一次沙尘暴现象。下图为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请判断甲乙丙丁中风力最大处并说明原因。
(2)气象卫星监测到丙地正经历沙尘暴天气。试判断此次沙尘暴的起源地,并说明判断依据。
(3)气象卫星在本次监测过程中可以确定沙尘暴哪些信息?
2024-02-14更新 | 2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文明。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自西向东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等四大地貌单元,注入渤海。受季风气候影响,黄河径流量的年内分配很不均匀,每年7~10月份的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60%左右,而3~6月份径流量占全年的10%~20%。

材料2   渤海是我国经济鱼虾类的重要产卵场和索饵育肥场,素有“鱼虾摇篮”的美誉。近年来,随着环渤海地区工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激增,渤海海域赤潮发生的频次逐年上升。



(1)黄河不同河段由于流水作用差异明显,塑造了不同的地貌形态。图中甲河段流水的_________作用强烈,多发育_________地貌;乙河段流水的_________作用占主导地位,往往形成_________地貌。
(2)在不同发展阶段,黄河河谷呈现不同的形态特征。右图为“黄河某河段河谷剖面”示意图,请在图中标出:河床、河漫滩、河流阶地。

(3)黄河中游流经世界上最为典型的_________地貌发育区,该地貌景观的特征是_________。下列四幅图中,示意该地貌景观的是_________
A        B
C        D
(4)古人曾发出“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的感叹。此诗句所体现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循环,体现“黄河水西归”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_____
(5)入海径流会影响海水的盐度分布。据图,说明黄河径流对其入海口附近海域盐度变化带来的影响。
(6)环渤海地区为了解赤潮发生范围,检测部门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B.地理信息系统C.北斗卫星导航系统D.遥感
(7)据材料2,推测环渤海地区为防止赤潮的发生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
2023-04-23更新 | 1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