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人口 > 人口的数量变化
题型:综合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53 题号:6665596
阅读辽宁省部分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辽宁省是我国东北地区人口最多的省份,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目前,辽宁省常住人口4314.7万。下图显示辽宁省2003~2008五年人口的自然变化。

材料二: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南部,属温带季风气候。全省水资源总量为261.36亿立方米,仅占全国的1/90,人均占有量为608立方米,不到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3,是我国缺水省份之一。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目前辽宁省主要为我国人口的 地区(填“迁入”或“迁出”);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根据图中计算200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判断该省人口增长模式为 (填选项)。
A.原始型       B.传统型       C.现代型
(2)下列有关辽宁地区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选项)。
A.夏季高温多雨       B.终年炎热       C.终年多雨       D.冬雨夏干
(3)针对该省水资源紧张的状况,请你提出解决的具体措施。
(4) 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的措施之一,请问我国跨流域调水工程是什么?试分析该工程建设对调入区的积极意义。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1】读甲、乙两省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描述与甲省相比,乙省在2000年至2010年间的人口变化特点。
(2)通过人口调查发现乙省是甲省人口主要的迁入地之一。甲省位于我国西南内陆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乙省位于我国南部沿海。请简要分析,相对于乙省,甲省近年来常住人口数量尤其是农村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017-09-05更新 | 74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2】人口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经济社会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人口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又冲击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60、70年代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_______ ____ ,60、70年代人口出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现在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________      
(2)我国人口总数达到最高峰的时间大约在       年。分析2010年后我国人口死亡率缓慢上升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未来20年,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有 ____ ______     。将给我国社会经济和环境造成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
2011-05-19更新 | 574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3】依据下图统计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世界十大人口国(单位:百万人)

2006年2050年
国家人口数国家人口数
中国1314印度1628
印度1122中国1437
美国299美国420
印尼225尼日利亚299
巴西187巴基斯坦295
巴基斯坦166印尼285
孟加拉国147巴西260
俄罗斯142孟加拉国231
尼日利亚135刚果民主共和国183
日本128埃塞俄比亚145

(1)2006年的人口大国在2050年排位跌出前10位的是________,其位次变化的原因____
(2)从年龄结构看,这两个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由此带来的影响是____
(3)2050年,新增的两个人口大国都在____洲。排名前10位的国家中属群岛国家的是____
(4)目前,甚至到2050年,世界上人口最多的10个国家大多为____国家(发展中或发达),到2050年人口大国主要分布在____洲,其次是____
2022-10-16更新 | 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