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构造地貌的形成 > 褶皱山 > 背斜、向斜的成因与形态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3 题号:6719994
下图中沉积岩的形成符合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的规律。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形为(  )
A.向斜成山B.向斜成谷C.背斜成谷D.背斜成山
2.形成图示地形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地壳运动B.岩浆活动C.侵蚀作用D.堆积作用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下图为我国两广地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①处的构造地貌为
A.背斜B.向斜C.背斜谷D.向斜谷
2.造成②山峰两坡坡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B.降水C.地壳运动D.人类活动
2016-12-12更新 | 907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真题 名校
【推荐2】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甲乙丙B.乙丙甲C.丙乙甲D.丙甲乙
2.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
A.1B.2C.3D.4
2017-08-07更新 | 7559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图中所示地区的地质地貌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为向斜谷B.②处为背斜山
C.③处适宜修建隧道D.从①到②的公路线多呈“之”字形分布
2.为解释图中某种地理现象或事物的成因,某教师在课堂上就地取材用书本进行了演示(如图所示)。该演示能解释的地理事象是(     
A.褶皱B.地垒C.滑坡D.地堑
2021-09-06更新 | 4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