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行星地球 > 地球的运动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12 题号:6722337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先秦时期创立、汉代完全确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它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它可以反映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读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古诗“日盛三伏暑气熏,坐闲两厌是蝇蚊。纵逢战鼓云中起,箭射荷塘若洒金”,描述了大暑时期的长江流域天气现象,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一二句诗反映该地受亚洲高压控制B.一二句诗反映该地受亚速尔高压控制
C.三四句诗反映了该地为强对流天气D.三四句诗反映该地为准静止锋天气
2.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2018年1月22日起,我国迎来了今冬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影响本次天气过程的系统是(       
A.B.
C.D.
3.大寒期间,揭西(       
A.昼长夜短B.昼渐短夜渐长C.日出时间晚于6时D.日落西北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水星离太阳太近,总是湮没在太阳的光辉里,只有在水星大距时,出现短暂的观测机会。水星大距是指在地球上看,水星和太阳之间的角距离达到最大,当水星在太阳东边时为东大距、在太阳西边时为西大距。下图为2019年6月24日水星东大距时太阳系部分天体某时刻相对位置示意图。完成问题。

图中水星东大距时,在地表观测水星的时间和方位分别是
A.日出前   东南B.日出后   西北C.日落前 东南D.日落后 西北
2019-10-11更新 | 184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西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久经侵蚀,西坡地形陡峭,河谷形态独特,挪威位居半岛西侧。“斯堪的纳维亚意”为“黑暗的地方”。完成下面小题。



1.被称为“黑暗的地方”,其相关的原因最可能是(     
A.常有极夜现象B.纬度位置较高
C.针叶林很茂密D.煤炭资源丰富
2.甲河谷剖面示意图最可能是(     
A.B.C.D.
2024-01-15更新 | 78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湖北某中学生在开阔野外观察太阳高度变化,某时刻该学生面朝太阳站立,其左侧为正东,手指太阳,仰角为40°(如下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1.紧接图示时刻,该学生观察到的太阳方位和仰角将(     
A.偏右、偏低B.偏右、偏高C.偏左、偏低D.偏左、偏高
2.图示日期后数天内,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可能是(     
A.昼长夜短且昼渐短B.昼夜等长且昼渐短
C.昼夜差距扩大且昼渐长D.昼夜差距缩小且昼渐长
2024-05-23更新 | 1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