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城市与乡村 > 城镇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90 题号:6875683

城镇化率指城镇常住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包括了在城镇生活的农业户籍人口。户籍人口比率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指拥有城镇户籍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举家迁移比率=农村举家迁移到城镇的家庭数÷农村拥有城镇化迁移人口的家庭总数×100%,它反映了家庭城镇化水平。读我国城市化进程表,完成下面小题。



1.2002—2012年,我国       (  )
A.个体城镇化快于家庭城镇化
B.城镇化水平已处于较高阶段
C.人口城镇化慢于人口市民化
D.进城务工人员大多举家在城镇生活
2.表格中数据反映的突出问题是       (  )
A.环境污染逐步加剧
B.交通拥堵日益加重
C.城镇人口增长过快
D.城镇土地扩张过快
3.为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
A.兴建卫星城镇,增加城市人口容量
B.扩大城市用地,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C.调整行政区划,提高城市人口比重
D.加快产业发展,繁荣区域社会经济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下表为1986~2015年刘家峡以下黄河上游河段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变化明显的湿地类型是
A.坑塘、河流B.裸地、草地C.草地、河流D.撂荒地、坑塘
2.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说明
A.湿地萎缩,气候变干热B.产业集聚,城镇化加快
C.人口集聚,农业规模扩大D.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
2018-03-30更新 | 716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乡村作为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和“蓄水池”,是国家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农村宅基地承担居住和福利保障功能,既要为驻村居民提供居住服务,还要为进城农民提供必要的社会福利保障,同时也是中国城乡发展及土地利用转型的重要源头之一。图示意江苏省南部(苏南)地区两种不同城镇化进程下的农村宅基地转型模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城镇化初期苏南地区农村宅基地使用率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条件B.劳动力价格C.土地面积D.城乡差距
2.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苏南地区农村宅基地(     
A.居住功能强化B.居住功能弱化C.空废比重飙升D.转型进程滞缓
3.推测近年来苏南偏远农村宅基地转型可获得的潜在收益情况及原因分别是(     
A.较高发展基础薄弱B.较高土地价格较高
C.较低交通条件限制D.较低收入水平较低
2023-04-11更新 | 2083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城市,可以让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会闭幕后,经中国政府、国际展览局和联合国人居署共同倡议,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10月31日定立为“世界城市日”,以促进全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今年10月31日,是首个世界城市日,主题为“城市的转型与发展”。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
A.绿化面积持续减少B.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C.环境污染日趋严重D.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
2.下列关于城市特征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人口与产业密集,集聚效应好  
②人口流动和职业变化非常活跃
③近几十年来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明显超过发达国家
④城市化本质是人口由从事第一、第二产业转变为第三产业并向城市集中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当前我国许多城市选择在远郊建造适合中低收入居民居住的经济适用房,其主导因素是
A.土地利用效率B.地租支付能力C.土地价格状况D.出行交通条件
2019-11-08更新 | 3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