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人口 > 人口的空间变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6 题号:6876232

人口迁移选择指数是指一个地区实际的迁移人数与全国平均水平上该地区流向另一地区可能发生的期望迁移之比,人口迁移选择指数大于100%为流动人口吸引中心,数据越大表示吸引力越强。下图示意我国第五、六次人口普查省级行政区际流动人口吸引中心分布。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从第五次人口普查到第六次人口普查,流动人口吸引中心分布变化特征是       (  )
A.吸引中心流动人口吸引力在继续增强
B.流动人口吸引中心数量增加
C.省级行政区之间流动人口吸引力差距增大
D.沿海省级行政区的流动人口吸引力增强
2.广东省流动人口吸引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珠江三角洲地区优惠政策优势减弱,经济发展水平下降
B.内地逐步成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高地”,人口吸引力增强
C.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经济发展更快,人口吸引力增强
D.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外迁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在人口老龄化发展演变过程中,当农村地区人口的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时,即称为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倒置”现象。“未富先老”是指在经济还不够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的现象。下表为全国及M省城乡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读表下面小题。

1.关于表格内容的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未富先老”在我国农村存在较为普遍
B.我国农村的非农产业就业吸纳能力较低
C.M省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D.M省村镇地区的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地区
2.为缓解我国目前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倒置”现象,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在农村地区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
B.鼓励城市人口大量移至农村
C.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D.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以促进劳动力就地转移
2018-04-18更新 | 183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图为武汉市1990-2000、2000-2010、2010-2014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变化图。其中市域由主城区和远城区两部分构成。完成下面小题。

1.1990-2014年武汉市域人口(     
A.先增后减B.整体呈增加趋势
C.持续增长D.增长率总是≤2%
2.2010-2014年主城区人口增长率较2000-2010年变化显著,主要原因是主城区(     
A.交通拥堵加剧B.环境质量下降
C.生育观念转变D.人口接近饱和
3.1990-2010年两段时期,武汉市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变化表明(     
A.市域人口增长率由主城区决定B.市域人口增长率由远城区决定
C.主城区人口增长量少于远城区D.主城区人口减少量少于远城区
2023-02-03更新 | 187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婚姻挤压是指由于婚龄男女人口比例失调,导致部分人群在寻找配偶时面临困难。由于生育政策及文化背景等因素,中国城乡男性婚姻挤压都比较严重,乡村更严峻。完成下面小题。

1.乡村男性“婚姻挤压”高于城镇的主要原因是(     
①家庭收入低②交通落后③男性家庭观念弱④女性多外出务工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有效缓解我国当前乡村地区男性“婚姻挤压”的措施是(     
①缩小城乡经济差距②改善乡村人居环境
③合村并镇,减少乡村数量④加强男女平等的宣传教育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3.有学者预测,未来10年我国男性“婚姻挤压”会继续升高,原因可能是(     
A.全面二孩政策B.人口流动
C.经济发展D.累积效应
2024-05-30更新 | 1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