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区域产业活动 >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农业的区位选择 > 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及其分类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55 题号:696729
读图,回答1-2题。

1.该作物 ( )
A.种植期的早晚取决于气候条件B.灌浆期的早晚取决于成土母质
C.收割期的早晚取决于农业政策D.一个生产周期至少为8个月
2.2.该作物处于开花期时,正值 ( )
A.赤道正午太阳高度最大B.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C.中国东北平原昼长夜短D.潘帕斯草原草木茂盛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我国某地盛产味道甜美的“冰糖心苹果”,每年采摘后即在东部沿海多地上市销售。下图为该地气候资料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冰糖心苹果”含糖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肥沃B.全年热量充足
C.昼夜温差大D.水源较充足
2.“冰糖心苹果”能在当地与东部沿海多地同期上市销售主要得益于(       
A.产品质量优B.优惠的政策
C.便利的交通D.发达的通信网络
2019-08-15更新 | 3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我国曾经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下图是“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如今的“南大荒”已将橡胶种植北界从17°N扩大至24°N,主要得益于(     
A.市场需求的变化B.农业技术的发展C.交通运输的改善D.农业政策的扶持
2.“西大荒”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有(     
①降水丰富②土壤肥沃③夏季温度高、昼夜温差大④光照强、日照时间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北大荒”发展成为商品粮基地的条件不包括(     
A.水热丰富B.土壤肥沃C.人均耕地多D.机械化水平高
2022-01-29更新 | 58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异地扶贫搬迁是贫困地区扶贫的重要方式,但“移房不移地”的搬迁方式导致了“人地分离”,加剧了耕地撂荒现象。贵州省某地属于异地扶贫搬迁人口较为集中的乡镇,为解决耕地撂荒问题,该地采取了如图所示的两种产业发展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移房不移地”的搬迁方式加剧了耕地撂荒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农产品(     
A.单产增加B.价格下降C.销量减少D.成本提高
2.与模式II相比,模式I(     
A.资源整合程度低B.市场适应能力强C.农户投入资金多D.政策支持力度小
3.模式Ⅱ中的搬迁农户(     
A.增收渠道多B.就业机会少C.经营规模大D.抗风险能力低
2024-03-15更新 | 5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