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洞庭湖区湿地的保护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8 题号:7191768

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反映出来的环境问题为(  )
A.资源短缺B.生态破坏
C.环境污染D.全球环境变化
2.引起洞庭湖水系变化的人为原因是(  )
A.人口增多,人类大规模围湖造田B.荆江河段大量的裁弯取直工程
C.环境污染导致内部富营养化加剧D.长江上游水库修建导致水量减少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位于江西鄱阳湖的永吴公路于2013年建成,它是吴城镇通往外界的唯一陆路,长5.05公里,该公路途经著名的候鸟保护区通往千年古镇吴城镇。每年都有一段时间被水淹没,公路在水中犹如一条蛟龙,水中有路,路天一色,形成一道奇特景观。此路一年仅能通行10个月。每年吸引很多人来此处观赏候鸟和水上公路。



1.观赏水上公路的最佳时间为(     
A.一月B.三月C.六月D.十月
2.近年来鄱阳湖对非法采砂行为进行大力打击,是由于非法采砂(     
①破坏堤岸,加剧洪涝威胁②破坏上游河流流域生态环境
③破坏航道危及航行安全④产生富营养化现象,水质下降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1-05-27更新 | 71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洞庭湖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由城陵矶口与长江干流交汇。洞庭湖在丰水期和枯水期水位变化明显,常出现“涨水为湖”、“落水为洲”的现象。下图示意2OO0--201O年洞庭湖丰水期与枯水期面积比值(z值)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洞庭湖“涨水为湖”、“落水为洲”的现象表现最明显的年份是
A.2002年B.2005年C.2007年D.2010年
2.湖泊水位上升滞后于雨季。根据我国雨带推移的规律,洞庭湖水位最高的时间段最有可能是
A.1-2月B.4-5月C.7-8月D.10-11月
3.近年来枯水期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可能导致枯水期
A.补给长江水量增多B.湖区风沙天气增多
C.湖区昼夜温差变小D.湖区地下水位上升
2020-05-06更新 | 16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黑杨是一种喜光、喜湿的乔木,含有毒性,具有木质纤维长、生长速度快、轮伐期短的特点,却有着“湿地抽水机”的称号。20世纪80年代,欧美黑杨引种到洞庭湖区,成了人们眼中的“香饽饽”,巅峰时期,整个洞庭湖保护区内黑杨种植面积达到39万亩。在2017年12月,洞庭湖黑杨被大量砍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洞庭湖保护区所种植黑杨的主要用途是(     
A.发展旅游B.供候鸟栖息C.园林绿化D.生产纸浆
2.20世纪80年代,洞庭湖大量种植黑杨后(     
A.生物多样性增多B.湿地旱化加速C.河道泄洪能力增强D.土壤腐殖质增多
2020-12-15更新 | 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