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综合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42 题号:7220605

湿地包括各种咸水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调蓄径流等多种基本生态效益。结合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北地区沼泽地分布图。

材料二 三江平原沼泽率与垦殖率的变化图。

(1)简析东北地区大面积沼泽地的形成条件。

(2)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指出三江平原沼泽地发展趋势对该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1】贺兰山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该山西侧降水量较少,而东侧降水量较多,东侧山麓分布众多的洪积扇(下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乙处河谷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主要受_______________(外力作用)的影响。
(2)描述甲处洪积扇的形成过程。
(3)与西侧相比,贺兰山东侧较湿润,结合整体性原理,推测该山东侧的主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河流水文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土壤肥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0-19更新 | 159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三角洲位于黄河流域的下游,黄河挟带大量的泥沙,使得三角洲地区的沉积和演变过程非常活跃,其中处于河口段与口外滨海段交接地区的淤积部位被称为拦门沙。河口水体密度差异对河口环流影响较大。研究表明,河口环流是黄河三角洲地区一个重要的海洋现象,对泥沙沉积有着直接的影响,直接推动沙洲、滩涂的形成。在长时间的水沙运移过程后,细颗粒泥沙在黄河口不断淤积。下图示意2020年7月、2020年10月、2021年8月黄河口主支汉道的演替过程。

(1)分析黄河口主支汉道的演替过程。
(2)说明河口环流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形成多个沙洲、滩涂的作用机制。
(3)分析细颗粒泥沙在黄河口不断淤积产生的不利影响。
2023-12-15更新 | 7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好望角位于非洲西南端,又被称为“风暴角”。好望角海域几乎终年大风大浪,冬季常有“杀人浪”出现,这种浪波弱则5-6米高,强则高达15米以上,浪头犹如悬崖峭壁,浪背如缓缓的山坡,该海域是世界最危险的航海区域之一。



(1)分析好望角海域冬季“杀人浪”的形成原因。
(2)Q附近海域是世界海雾的多发区之一。分析该海区多雾的原因及对海洋航运产生的影响。
2022-02-23更新 | 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