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13 题号:723368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雪是地球表面上的宝贵淡水资源,也是高寒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绒布冰川南部濒临印度次大陆,受亚洲季风影响,2005年5月,在冰川新降雪中检测到了有机氯农药。部分冰川表面会覆盖有由岩石碎屑等杂质组成的表碛,一般是越向冰川下游,表碛覆盖越厚,面积也越大。对全球不同地方冰川观测,发现表碛厚度会影响冰川融化速度。


(1)推测新降雪中有机氯农药的源地,并说明判断依据。
(2)同年6月在图中水文站观测到河流流量较大,且夜间流量普遍大于白天,试分析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白山天池是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的发源地,天池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山地气候,多年平均气温为-7.3,年降水量远大于水面蒸发量.在当地年降水量中,大气凝结水的贡献量占20%以上,研究表明,长白山天池区的降水条件可以维持天池的水量平衡,水量平衡区对应的地表高程平均高于天池水面(2189.7m)约125米。下图为长白山天池区地质构造与地下水流动剖面示意图。

(1)说明长白山天池区降水中凝结水占比较高的主要原因。
(2)描述长白山天池地区断层构造的分布特征。
(3)简要分析长白山天池实现水量平衡的地质原理。
2024-04-02更新 | 137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塔哥尼亚冰原是仅次于南极洲和格陵兰岛的全球第三大冰原,位于南美大陆南端、巴塔哥尼亚高原西侧的安第斯山脉中。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东部,大约在7000万年前,南美大陆南端出现了持续的大规模火山活动,火山熔岩形成的山体垂直节理发育。在亿万年的地质演变中,独特的自然环境塑造出了南美大陆绮丽的塔状尖峰。其中位于人烟罕至的菲茨罗伊山峰,因其常年笼罩在“云雾”之中,是世界上最难攀登的山峰(海拔3359米,相对高度1951米)而成为无数登山爱好者、攀岩者的圣地。下面左图示意巴塔哥尼亚高原位置、地形分布,右图示意塔状尖峰景观。



(1)简析巴塔哥尼亚高原成为全球第三大冰原区的主要原因。
(2)利用内外力作用原理,说明巴塔哥尼亚地区塔状尖峰的形成过程。
(3)分析菲茨罗伊峰常年“云雾”缭绕的原因。
(4)简析菲茨罗伊峰难以攀登的缘由。
2021-04-16更新 | 674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某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二: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状极不规则,大致呈东西走向,匍伏于凯巴布高原之上。它的宽度在6公里至25公里之间,平均谷深1600米,谷底宽度762米。大峡谷岩石是一幅地质画卷,由于人们从谷壁上可以观察到从古生代至新生代的各个时期含有生物化石的地层,因而被誉为一部“活的地质教科书”。


(1)请判断图中A处沿岸的气候类型,并分析该地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
(2)比较B、C两地冬雨量的大小,并利用气压带、风带的知识说明原因。
(3)描述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成过程。
2020-09-14更新 | 49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