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认识区域 > 区域发展差异 >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5 题号:7348098

中国的饮食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演变至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菜系及相应的饮食习惯。一个地方饮食习惯的建立与许多因素都有关联,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地理环境。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关于该地区农业生产与饮食习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区更适合发展水稻种植B.乙区域更适合发展苹果等林业生产
C.该地区人们离不开牛羊奶酪和肉食D.该地区饮食为“饭稻羹鱼”“山珍海味”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2022年央视开学第一课,农学专家谢华安给全国学生带来了令人震撼的《一粒种子的故事》。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水稻培育国,目前也是第一大水稻生产国。我国南方长江流域地区普遍以双季稻经营为主,每年7、8月份存在“双抢”,即抢收早稻、抢种晚稻。水稻在扬花期需要凉爽的气候、明媚的日光,水稻灌浆期间需逐渐降低土壤温度,这些因素对水稻品质提升都起到关键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长江流域地区每年7、8月份存在“双抢”的原因是(     
A.担心早稻晚收出现倒伏B.担心早稻晚收出现雨淋
C.担心晚稻晚种出现后期积温不足D.担心晚稻晚种出现后期降水不足
2.相较于早稻,晚稻品质普遍(     
A.更差,因为多低温冻害B.更差,因为降水量更少
C.更优,因为光照、气温适应D.更优,因为水肥更为充足
3.传统双季稻产区往往会种植一季越冬草本科植物紫云英,推测其主要目的是(     
A.改良土壤B.收集蜂蜜C.提高地温D.保持水分
2022-10-11更新 | 29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吐鲁番盆地自古有“火洲”之称。这里的传统民居按其建筑特点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土拱平房,另一类是土木楼房(均为二层)。吐鲁番民居院落层次丰富,设有半地下室、院内高棚架、室外空间等在一天中不同的居留空间。因习俗不同和使用功能的需要,居民形成了“移动式”居住方式和不同季节的用房方式。夏季用房开敞通透,东西窄,南北进深长;冬季用房较封闭,东西宽,南北进深短。读吐鲁番盆地民居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材料分析下列关于吐鲁番民居结构和设不同院落层次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设立半地下室是因为中午气温高,利用地下室可以抵御酷热
B.设立院内高棚架是为了遮阳和通风
C.设立院外空间是因为夜间散热效果好
D.采用土木、土拱结构是因为地处断裂带
2.吐鲁番居民夏季用房南北进深长的原因是(     
A.减少风沙的侵入危害B.增加房屋采光面积
C.加大通风散热效果D.增加水果的堆放区域
2020-07-13更新 | 116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钢铁、建材、石化等高耗能产业的发展仍然十分必要。下图为2000-2016年我国高耗能产业比重在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目前我国高耗能产业的发展仍然十分必要的原因是(     
A.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上下游关联产业较多
B.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所有的能源和原材料产品
C.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治理力度加大和环境质量的改善
D.我国对外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等国际市场需求增加
2.下列省市中最可能吸引高耗能产业转入的是(     
A.北京市B.河南省C.上海市D.广东省
3.影响我国四大地区高耗能产业比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B.历史基础C.经济全球化D.自然资源储量
2023-01-22更新 | 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