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外力作用 >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影响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70 题号:7453194
崮,是一种四周陡峭、山顶较平的山,属于地貌形态中的“桌形山”或“方山”,高度在10米至100米之间。山东枣庄市抱犊崮是国家级森林地质公园,丰富的地质岩层记载着华北寒武纪数亿年的地质史,大量的生物化石述说着远古的繁盛。寒武纪华北地区为稳定的陆表海碳酸盐沉积。抱犊崮的形成过程是(  )
A.流水沉积—外力侵蚀—隆起抬升
B.海相沉积—隆起抬升—外力侵蚀
C.隆起抬升—流水沉积—外力侵蚀
D.外力侵蚀—海相沉积—隆起抬升
2019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关于下列风景区地貌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云南路南石林——喀斯特地貌B.贵州黄果树瀑布——流水侵蚀地貌
C.挪威峡湾海岸——流水侵蚀地貌D.日本富士山——火山地貌
2017-12-28更新 | 119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下图为某中学研学小组在浙江山区考察时,在山坡上发现的一片由大小不等、棱角较分明的石块组成的地貌的照片,他们给这种地貌命名为“石海”。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石海”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物理风化作用B.风力搬运作用C.冰川侵蚀作用D.流水沉积作用
2.研学小组同学判断该岩石的类型,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A.若有层理构造,一定是变质岩B.若有化石存在,一定是沉积岩
C.若由砾石组成,一定是喷出岩D.若有气孔结构,一定是侵入岩
2023-11-21更新 | 191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下图中,岩石缝隙中充满了水(固态或液态),箭头表示岩石的位移方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引起图示岩石变化的主要作用是(     
A.物理风化作用B.内力作用C.化学风化作用D.海陆变迁
2.引起图示岩石变化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A.流水B.风力C.温度D.生物
2021-08-28更新 | 10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