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水 > 水循环 >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2 题号:7526846

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带来深刻的影响。“海绵城市”材料实质性应用,表现出优秀的渗水、抗压、耐磨、防滑以及环保美观多彩、舒适易维护和吸音减噪等特点,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成了“会呼吸”的城镇景观路面,也有效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让城市路面不再发热。 下图为雨水利用系统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雨水利用系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表径流增加B.降水增加C.蒸腾减弱D.下渗增加
2.北京市大力建设雨水利用系统,可以(  )
①减少内涝发生  ②改善生态环境       ③减轻交通压力  ④加剧热岛效应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2023729日起,受台风、地形等综合作用影响,中国北京市及周边地区出现灾害性特大暴雨天气。731日洪峰形成后,北京市第一次动用了1998年建成的滞洪水库蓄洪,最大限度发挥水库的蓄洪调峰作用,减轻了对下游地区的影响。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市采取的一系列蓄洪措施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B.地表径流C.地下径流D.降水
2.下列关于水循环的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利于水体更新
②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③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④是海洋和陆地联系的唯一纽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4-02-22更新 | 47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郑国渠在战国末年由秦国修建,《史记·河渠书》中记载:“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折今约100公斤),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自公元前246年到公元1930年,郑国渠渠首(从泾河取水的地方)曾六次变更。下图示意郑国渠位置及历代渠首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郑国渠引水灌溉特点及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需逐级提水灌溉B.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
C.使灌溉区土壤厚度变小D.导致土壤盐碱化加重
2.自先秦以来人们不断改变郑国渠渠首的位置,主要是由于(     
①气候变化,水量减少②水渠泥沙淤积,河床抬高
③泾河下蚀,水位降低④灌溉面积增大,需水增多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04-03更新 | 140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地表漫流系统是以喷洒的方式将污水投配在有植被的倾斜土地上,使污水呈薄层沿地表流动。读某污水处理企业利用该原理制作的污水处理系统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地表漫流系统对水循环影响最弱的是(  )
A.蒸发
B.水汽输送.
C.下渗
D.地表径流
2.该污水处理系统,有利于(  )
A.延长生物对污水净化的时间
B.扩大生物对污水处理的水量
C.提高生物对污水的净化效率
D.降低净水企业污水处理费用
2020-01-09更新 | 1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