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0 题号:7596107

下沉式绿地是一种高程低于周围路面的公共绿地。与“花坛”相反,其理念是利用开放空间承接和贮存雨水,达到减少径流外排的作用(如下图所示)。它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在下沉式绿地一侧,路缘石缺口处常常要放上一些鹅卵石,其主要作用是(  )
A.减轻地表径流的侵蚀
B.与绿地整体搭配、美观
C.防止污水流入
D.避免行人、车辆踩压绿化植被
2.在选择下沉式绿地内的绿化植被时,最好选择(  )
A.地被植物B.观赏性强的植物
C.蒸腾作用强的阔叶树种D.本地耐渍的植物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高海拔盆地泥炭层被誉为“古气候研究理想档案”。泥炭层由泥炭和少量泥沙构成。泥炭是沼泽形成过程中的产物,主要物质是沼泽植物残体。泥炭的腐殖质数量主要受控于土壤温度、湿度和微生物活动能力,可用于指示古气候。下表是两类泥炭分布区的相关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分类甲类乙类
地点长白山哈尼青藏高原红原湖北神农架福建天湖山
地面高程/m882~90034661700~17601180
年均降水量/mm743.3753.01528.41800.0
年均气温/℃3.031.107.415.80
指示作用腐殖质数量多,指示气候暖湿时期腐殖质数量少,指示气候暖湿时期
微生物活动能力土温20℃~30℃、湿度60%~80%时,微生物活动能力最强;水热状况距此范围越远,微生物活动能力越弱。

1.高海拔盆地泥炭层被誉为“古气候研究理想档案”,与低地泥炭层相比,高海拔盆地泥炭层(     
A.与古气候更具一致性B.人类活动影响小,连续性好
C.厚度大,研究便利D.沉积速率快,分层更显著
2.泥炭层泥沙平均粒径所指示的古气候要素,分析正确的是(     
A.光照B.气温C.风力D.降水
3.全球气候变暖,甲乙两类泥炭分布区的腐殖质数量趋势相反。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①甲类:沼泽植物的生物量增加       ②乙类:夏季的微生物活动能力被抑制
③甲类:腐殖质的分解速度变慢       ④乙类:泥炭层腐殖质的收入大于支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4-01-12更新 | 11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图乙为我国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该路线途经云贵高原、横断山区和若尔盖湿地等地形区,自然环境恶劣。北盘江大桥地处云贵高原,修建需克服沿线重峦叠嶂、沟谷纵横等重重困难,桥面至江面高差达565米,为世界第一高桥(如图甲)。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以下说法和若尔盖湿地形成关系最小的是(   )
A.地处川西和青藏高原东侧,海拔高,气温低,蒸发较弱
B.群山环抱,地势周高中低,且降水较多,空气湿润
C.冻土发育,植被茂密,涵养水源能力强
D.开发较晚,人口稀少,人类破坏较少
2.北盘江大桥为世界第一高桥,修建难度大,最终能实现修建的主导因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需要B.技术条件的保障
C.国防和民族团结的需要D.国家政策的支持
3.下列有关长征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长征的过程中会看到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荒漠和雪原
B.经过横断山区,天如火,水似银,亲人送水来解渴的时间大约是七八月份
C.途经贵州时,少数民族众多,山腰苗寨云立,规模都较大
D.在贵、云、桂交接处,正好为雨季,当地村民不会为储水而焦虑
2019-03-08更新 | 136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真题 名校
【推荐3】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下图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年七月,一艘油轮在该岛以东附近海域泄漏大量原油,油污带可能漂向
A.印度西海岸B.澳大利亚西海岸
C.非洲东海岸D.越南东海岸
2.岛上许多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反映了该岛的气候特征是
A.温暖湿润B.温和干燥C.高温多雨D.高温干燥
2019-01-30更新 | 38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