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水 > 相互联系的水体 > 陆地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28 题号:764341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位于湖南省南部新田县的石古湾村是国家级贫困村。该村三面环山,植被较为茂密。村内有一口泉眼,全年水量充盈,且每天会出现数次潮沙一般的涨落现象,被称为“潮汐泉”。其形成与虹吸作用有关:当蓄水溶洞水位达到甲水位时,地下水会通过曲管越过高处流出,形成泉涌;当洞内水位降至乙水位时,泉水水位回落( 如图所示 )。 潮汐泉在全国目前仅发现 22 处,且多处遭到破坏 。



(1)分析潮汐泉冬、夏季每次涌出的水量以及一天内水位涨落频次的异同。
(2)说明当地植被对潮汐泉现象的作用。
(3)你是否赞同“潮汐泉是当地脱贫的金钥匙”这一说法,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1】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经河西走廊,最终流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下图为“河西走廊弱水流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流域地处我国三大自然区的_______区。
(2)弱水年总径流量为43亿立方米,在河西走廊绿洲农业灌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径流量较为丰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3)弱水下游流入甲、乙两湖,乙湖已于上世纪后期彻底干枯,成为沙尘暴的源地之一。造成这一结果的人为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
(4)请简要评价该流域所在自然区域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
2016-11-18更新 | 137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1900~1978年伏尔加河三角洲的面积变化示意图(左图)和1900~2000年里海海平面变化示意图(右图)。20世纪50~60年代伏尔加河下游相继建成一系列大型水库。

材料三:伏尔加河是欧洲第一大河,近300多年来,曾发生过20次灾害性春洪(其水位比多年平均水位高出11~13m),其中以1909年、1908年和1926年为最大。流域内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钾盐、磷、木材、鱼类等自然资源,流域人口占俄罗斯总人口的1/4。为了发挥伏尔加河的航运和水力价值,仅干流上共修建水利枢纽8座,实行梯级开发,其中大多数为低坝。

(1)与乙地比,判断甲地年积雪期的长短,并简析其原因。
(2)简述1900~1978年伏尔加河三角洲面积变化的特点,并简析其成因。
(3)简析伏尔加河发展内河航运的优势条件,与长江相比,其不利于航运的主要自然条件是什么?
(4)你认为修建低坝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2019-11-21更新 | 6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肯尼亚尚奥保护区(约2°)位于东非大裂谷中,其西部有一片类似热带雨林的茂以森林小气候区(如下图),被称为“绿肺”。尚奥保护区内有一处终年不涸的淡水人工水塘,旱季时,每天都会吸引周边不同气候环境的大量野生动物前来饮水。丰富多样的物种使尚奥保护区成为研究东非生物地理的范本。



(1)从气流运动角度,分析茂以森林的形成机制。
(2)推断图中人工水塘的最主要水源补给类型,并说明理由。
(3)解释尚奥保护区内物种丰富多样的主要原因。
2022-05-12更新 | 1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