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人口 > 人口的空间变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5 题号:7676781
读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200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按人口规模分组的人口迁移规模
城市规模城市个数(个)省内迁移(万人)省际迁移(万人)总迁移(万人)占城市总迁移人口比重(%)
500万人以上96351 6702 30544.27
200万~500万人195994351 03419.86
100万~200万人6653732285916.49
50万~100万人10548928377214.83
20万~50万人61164662304.42
20万人以下35270.13
合计2632 4292 7785 207100.0

1.此表说明(  )
A.各个级别的城市都以省内人口迁移为主
B.城市规模越小,省内与省际迁移数量之比越大
C.我国城市人口迁移总规模不到0.6亿人
D.我国城市人口规模以50万~100万人为主
2.目前500万人以上城市人口迁移的影响有(  )
①增大城市养老压力 ②促进该城市经济的发展
③社会治安压力加大 ④城市空间利用率进一步降低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人口迁移成为各地区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动的重要驱动力,正在重塑中国人口空间格局和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下表示意六普、七普省际人口迁移前五位迁移路线及规模(单位:人)。完成下面小题。

六普七普
湖南至广东(2929810湖南至广东(1631770
广西至广东(2345420广西至广东(1569220
湖北至广东(1570210安徽至江苏(985520
安徽至江苏(1545550安徽至浙江(944810
四川至广东(1532750河南至浙江(849630
1.我国六普、七普期间的人口迁移主要是为了寻求(     
A.更好的教育资源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经济收入D.更优的生态环境
2.前五位迁移路线反应了人口迁移具有(     
A.层次性B.邻近性C.整体性D.均衡性
3.结合省际人口迁移规模,推测六普至七普我国(     
A.产业向中西部转移B.人口向中西部转移
C.经济发展水平下降D.人口迁移规模下降
2024-04-12更新 | 79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城归”类似于“海归”,是指从城里返回乡下的创业人员,主要是指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几年,“城归”人数不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成为主导产业B.乡村经济发展条件改善
C.全面逆城市化现象D.城市产业向外转移
2.“城归”现象可能给乡村地区带来的社会影响是(     
①职业构成多样化②缓解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
③促进农业大规模机械化发展④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020-10-22更新 | 25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人口分布重心又称人口中心,是表征人口分布的重要指标,其变化轨迹能反映人口分布及其演变的基本态势。下图为2003~2014年我国东北地区人口重心轨迹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东北地区人口重心移动轨迹中(     
A.2004~2005年与2009~2010年移动方向一致
B.2008~2009年与2012~2013年移动方向一致
C.2006~2007年移动速度较2011~2012年快
D.2008~2009年移动速度较2013~2014年慢
2.影响东北地区2003~2014年人口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B.经济C.水文D.交通
2022-06-17更新 | 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