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区域产业活动 >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农业的区位选择 > 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及其分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50 题号:778090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豆属于高蛋白植物,拥有榨油、食用、饲用三种价值。大豆是我国进口数量最大的农产品,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进口集中度较高,主要来自巴西、美国、阿根廷、乌拉圭等国。大豆为中国第五大粮食作物,播种的面积次于玉米、稻谷小麦、马铃薯。2017全国大豆播种面积795万公顷,单产1828公斤/公顷,总产1454.6万吨。

(1)简述我国大豆进口量大的原因。
(2)读图乙,描述2012~2017年我国农户种植大豆投入与产出的变化,并推测其成因。

2017年,中国从美国进口了3290万吨大豆,大豆是美国对中国出口的最大一项农产品,占美国总出口量的60%. 据估算,2018年中国将进口8400多万吨大豆,其中巴西7100万吨,阿根廷750万吨,其余的将从俄罗斯和加拿大进口,美国大豆已经不在中国的采购清单上。

(3)引起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大豆引自然灾害减产                    B.中国大豆丰收,产量大增
C.美国政府限制大豆出口                      D.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关税
(4)为了使我国大豆种植业可持续发展,请你为我国大豆生产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横断山区位于青藏高原东缘,高山峡谷纵列分布,植物区系成分复杂,植被垂直结构明显,其植被变化对维系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2000年后农田分布的平均海拔的显著升高是由横断山区北部高原区域耕地的开垦导致。下图示意1992~2020年横断山区植被类型面积与分布平均海拔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文材料,指出转化为农田的植被类型,并分析推动农田平均海拔升高的原因。
(2)指出面积增长最快的植被类型,并分析其增长对自然环境的有利影响。
(3)北部高原开垦农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当地环境承载力,但也会对自然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说明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2023-12-14更新 | 75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处安徽西北部的亳州市位于华北平原南端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悠久的中药材种植传统更是让其享有“中华药都”的美誉2017年,亳州市中药材种植面积约7.8万公顷,其中,规范化种植达2万多公顷,其他为散户种植。近年来,从药材种植到饮片加工,从成药制造到物流贸易,从保健医疗到科教研发,亳州市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下图为亳州市位置示意图。

(1)分析亳州市发展中药材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2)简述亳州市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的建立对亳州市中药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积极意义。
(3)提出亳州市中药材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措施。
2019-09-05更新 | 139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甘蔗是一种喜光喜热喜湿喜肥、生长发育期长的热带亚热带糖料作物,图中阴影区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甘蔗集中种植区,试从自然环境要素角度分析其区位优势。
2018-08-17更新 | 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