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8 题号:7820442
下面为世界部分地区及7月30°N附近海平面气压分布状况图,图中甲、乙表示两气压中心,完成下列小题。

1.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低压中心
B.乙为低压中心
C.甲影响我国时,其影响的地区寒冷干燥
D.乙影响我国时,我国大部分地区阴雨连绵
2.此时对图中M地风向及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东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西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C.西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东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3.下列气候类型与图中N地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长津湖(40°N附近)位于朝鲜东北部的盖马高原,是长津江上游的一个人工湖,长津江向北注入鸭绿江。盖马高原平均海拔1300多米,坡度平缓,有“朝鲜屋脊”的称号。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第一周就遭遇了朝鲜50年不遇的寒潮,这股寒潮的源头来自极地涡旋。极地涡旋简称“极涡”,其强度和位置变化对中高纬天气有较大影响。读东北亚局部地形图和朝鲜半岛北部水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长津湖地区冬季最低气温可达-40℃,下列关于长津湖地区冬季气温远低于北京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B.地势高且地形开阔,蓄热能力差
C.直面冬季风,冷空气影响强D.纬度高,冬季接受的太阳辐射少
2.极地涡旋即极地高空低压,是盘踞在极地附近高层大气内终年存在的气旋性大型冷性涡旋。极地涡旋的形成原因是(     
A.空气不断堆积,气流下沉B.地表酷寒,气流冷却下沉
C.气流四周向极地辐合上升D.空气受热膨胀,旋转上升
3.关于极地涡旋的强度和位置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冬季极地涡旋势力强于夏季,并偏离极地向低纬度一侧扩张
B.夏季极地涡旋势力强于冬季,向高纬收缩,盘踞在极地附近
C.南半球高纬地区海陆分布复杂,极涡中心常分裂为多个中心
D.北半球高纬地区地表均一,极涡中心保持在极区,无分裂现象
2021-11-07更新 | 39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7月份亚洲大陆上的气压中心是( )
A.亚速尔高压B.阿留申低压C.夏威夷高压D.印度低压
2016-11-26更新 | 670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热带辐合带是指从南北两半球来的气流在赤道附近辐合而成的多雨带,下图为某月非洲盛行风向和热带辐合带的位置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月为
A.7月B.10月C.1月D.3月
2.图中虚线框架范围内热带辐合带位置较东侧明显偏北的可能原因是
A.寒流降温减湿B.地势高气压低
C.阳坡受热增温D.季风势力较强
2019-10-19更新 | 1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