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构造地貌的形成 >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15 引用次数:1325 题号:7863320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B.聚落C.耕地D.地形
2.吐鲁番盆地成为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A.太阳辐射B.深居内陆和地形闭塞C.气候干燥D.沙漠广布
3.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地形分布B.绿洲分布C.河流分布D.沙漠分布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困难 (0.15)
名校

【推荐1】“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中的“栈道”是指褒斜古道。此道始建于殷周,是古代关中通往汉中、蜀地最著名的交通要道,也是中国最早在悬崖峭壁上开凿的道路之一。东汉永平年间,工匠采用“火焚水激”法在此道上开凿穿山隧洞。下图示意褒斜古道线路。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火焚水激”法相似的外力作用是(     )
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D.堆积作用
2.在甲地修路时,古人采取的对策是(     )
A.沿河成路B.陡峻盘旋
C.岭横越垭D.险绝而栈
3.古代褒斜道修通的地理意义是(     )
A.乙地发展为区域经济文化中心
B.方便成都与长安间的钱粮运输
C.加快了南北方人口的迁移
D.增加通往汉中的交通运输方式
2019-12-02更新 | 1098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困难 (0.15)

【推荐2】某地理研学小组在太行山阜平县拍到一张公路照片,除了看到山路蜿蜒还发现一个奇特现象:一座山的甲乙两坡植被覆盖率差异显著。下图示意该公路某路段照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公路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B.河流
C.地形D.政策
2.造成甲乙两坡植被覆盖率差异显著的因素是
A.热量B.水分
C.地形D.岩石
3.根据植被覆盖率推测甲坡是
A.迎风坡B.背风坡C.阳坡D.阴坡
2020-02-06更新 | 1158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困难 (0.15)
名校

【推荐3】我国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以此来命名城市,且沿用至今。下图为山、河的南北两侧太阳光照示意图。


据此完成问题。

1.在古代,衡阳因靠近衡山得名,洛阳因临近洛水得名。甲、乙、丙、丁四城市能代表衡阳、洛阳位置的是
A.甲—衡阳、丙一洛阳B.乙一衡阳、丁一洛阳
C.乙一衡阳、丙一洛阳D.甲—衡阳、丁一洛阳
2.夏至日正午,下列山体北坡为阳的是
A.山东泰山B.陕西华山C.湖南衡山D.海南五指山
2019-12-23更新 | 19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