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城市与乡村 > 城乡空间结构 > 城市和乡村的形成和发展
题型:综合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89 题号:8020642
读我国东部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早期图中城镇形成的主导因素和促进该城镇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
(2)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市政府计划将在R地块建一新工业区,将老城区中的炼铝厂、火电厂和电镀厂迁往新工业区。请你选择以下两种身份中的一种,简述理由。
A—政府人员,运用城乡规划的原理说服厂家从工业区迁往R区。
B—厂商,不想搬迁,运用城乡规划的原理向政府游说。
(3)下图为该城市测得的酸雨频率和降水pH值年内变化情况。据图指出该地酸雨频率最高的季节,并说明其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有城市规划的思想。宋代临安城的规划就是一个典范。该城位于山水之间,河流穿城而过。临安城在充分适应城内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形成“南宫北市”的空间布局,自南向北依次形成了衙署区、居住区、核心商业区(其中,瓦子是文娱活动区)、文化区(教育用地)、仓库和手工业区。下图为宋代临安城位置及布局示意图。

(1)指出宋代临安城核心商业区的布局特点,分析这样布局的合理性。
(2)古代皇宫多是坐北面南,而临安城的皇宫和官邸却选在了城市的南部。从适应城内自然环境的角度分析临安城宫城选址的区位优势。
2023-04-21更新 | 127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下左图是某特大城市示意图,右图为该地风频玫瑰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早期该城市选址的有利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2)该城市的地域结构模式属于________。
(3)分别从环境和经济的角度说明该城市重工业区布局的合理性
(4)简述甲、乙两卫星城建设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
2021-04-20更新 | 245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下图为我国晋南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西部山脉的走向大致是_______
(2)请在下图中画出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

(3)请在图中画出源于①地的河流。
(4)甲、乙、丙三个乡村聚落,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
2017-11-07更新 | 1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