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93 题号:807544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戈壁红驼”是蒙古族原始传统畜种之一,生活在内蒙古狼山与中蒙边境间的荒漠草原,属游走性动物,采食范围大,食性广杂,以梭梭、骆驼刺等盐地沙生植物的嫩枝为食,繁殖缓慢。梭梭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植物,其根部寄生有次生植物肉苁蓉,但根部多鼠洞,威胁其生长。戈壁红驼能与草原生态互促共生、良性循环。但由于种种原因,在2002年前,红驼数量锐减。2004年,当地成立了“戈壁红驼事业协会”,并探索出“牧户+协会+公司”的新发展模式。经过十多年的保护性发展,2016年戈壁红驼数量已达5万余峰。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图。



(1)分析2002年之前戈壁红驼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
(2)分析戈壁红驼能与草原生态互促共生、良性循环的原因。
(3)说明“牧户+协会+公司”发展模式对红驼产业发展的作用。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真题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环境演变可从地质构造、沉积特征、化石类型和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进行研究。距今约150万年,澳大利亚东南部存在古大湖,墨累河流经此湖并于P处溢出入海。此后,气候干湿交替,该湖逐渐变成内陆咸水湖。甲、乙两处水下沉积速率一致且无间断,沉积地层中含有古生物化石。黏土层形成于深淡水湖环境,石灰岩层形成于浅咸水湖环境。石灰岩层顶部海拔指示相应地点当时的湖面高度。

   

(1)根据沉积地层特征,分别说明古大湖区域干旱化和甲处先于乙处露出湖面的依据。
(2)墨累河曾因P处海拔较高而无法入海,后又经P处重新入海。推测使墨累河重新入海的主要内、外力作用。
(3)研究表明,p处北侧附近未遭受过海水入侵,如果不考虑构造因素,若为科考队员,你在野外可以寻找哪些方面的证据并论证该观点(列举两方面)。
2023-07-04更新 | 556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甲国是千岛之国,也被称为火山国。乙岛的一部分属于甲国。乙岛是世界第三大岛。该岛热带雨林面积广大,约占全球热带雨林面积的10%,人口稀少,动植物资源丰富。下图是甲国所在区域图和乙岛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甲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种植国,橡胶种植主要分布在乙岛及周围岛屿。近几年来为大力种植橡胶,乙岛一直在砍伐热带雨林。下图为热带雨林和橡胶林的水循环示意图。



(1)甲国有“火山博物馆”之称,简述其自然原因。
(2)分析乙岛热带雨林地区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原因。
(3)指出乙岛大力种植橡胶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2021-10-08更新 | 183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呼伦贝尔沙质草原区发育出槽形风蚀坑,主要形成过程是:风蚀裸地→土层破坏→活跃发展风蚀坑→固定风蚀坑→消亡风蚀坑。往往在固定风蚀坑阶段,风蚀坑底部会发育植被,但人类活动又会引起风蚀坑的变动,如人类在风蚀坑的放牧活动可能会加速其消亡。下图为槽形风蚀坑景观。



(1)简述槽形风蚀坑发育的自然形成过程。
(2)说明图示风蚀坑底部发育植被的原因。
(3)分析人类在风蚀坑的放牧活动可能会加速其消亡原因。
(4)针对减少人类活动对沙质草原风蚀坑的扰动,试提出合理的措施。
2022-04-20更新 | 40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