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27 题号:8117876
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西兰地处大洋洲南部,主体由南北二岛构成。两岛均为高大山脉贯穿,海拔3000米以上山峰17座,南岛高山山顶终年积雪;C城为南岛最大城市。甲图为“新西兰南岛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材料二   新西兰生物资源丰富:森林(温带雨林为主)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0%;有众多特有的大型步行鸟类如几维鸟、鸮鹦鹉;海豹、海豚等海洋生物也栖息于附近海域。

材料三   乙图为甲图中C城、H镇气候资料统计图。



(1)说明新西兰南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2)指出南岛出口贸易主要的交通方式的特点,并列举其两种优势出口产品。
(3)分析C城相比于H镇发展成南岛最大城市的有利自然条件。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东部某山地发育有典型的高山苔原带,其土壤有机质丰富,但土层较薄,砾石比重较高。该高山苔原带的2140-2220米海拔处,以耐寒矮小灌木和苔藓地衣为主,草本植物难以生长,仅零星分布于“特殊区域”。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近几十年来,草本植物不断入侵至2140-2220处的苔原带,而其原有灌木开始萎缩退化。某地理科考队调查该区域时发现,不同海拔高度和坡度的草本植物入侵程度有显著差异(如下图所示)。苔原带植被与土壤间的联系密切,土壤理化性质会因植被类别变化而发生较大的改变。随着该区域草本植物入侵的加剧,被侵入地区的土壤水分增加,而有机质含量呈减少趋势。



(1)判断草本植物入侵前零星分布之“特殊区域”的所在部位,并说明判断依据。
(2)说明坡度较大部位易被草本植物入侵的原因。   
(3)分析草本植物入侵后土壤水分增加、有机质减少的原因。
2018-06-20更新 | 69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巽他大陆架(下图)位于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及马来群岛之间。末次冰期时(距今约11.7千年~110千年)海平面下降,特别是末次盛冰期(距今约19千年~23千年),巽他大陆架海平面与现代海平面相比下降约123米。

两条实线区间为现代热带雨林分布范围,两条虚线区间为末次冰期热带雨林分布范围。

(1)与图示现代热带雨林相比较,末次冰期热带雨林面积更大。说明末次冰期热带雨林面积更大的原因及其对当时全球碳循环的重要影响。
(2)加里曼丹岛上分布着热带山地雨林、低山雨林、低地雨林。加里曼丹岛上的最高峰海拔4101米。请在下图中用一系列“▲”画出岛上主要山脉走向,并用箭头表示热带山地雨林在末次冰期的变动方向。
2023-11-09更新 | 47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玛多县地处青藏高原,冻土广布,植被以高寒草甸为主,末次冰盛期曾发生过大规模沙漠化,留下了大面积古风成沉积物。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玛多县出现明显的冻土退化。研究表明,冻土退化导致坡地变形滑动,形成了类似梯田的台坎。在玛多县,陡坎与风成沉积物的分布范围高度重合。陡坎形成之后,下垫面结构改变,鼠类猖獗,风沙活动增强。1994~2009年,玛多县沙地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4%。环境专家表示,玛多县的风沙治理工程任重道远,需要得到高度重视。下左图示意玛多县冻融陡坎与流动沙丘分布,右图示意玛多县典型冻融陡坎的结构。



(1)分析冻层对风沙活动的抑制作用。
(2)陡坎与古风成沉积物分布范围高度重合,试分析原因。
(3)说明陡坎形成之后风沙活动增强的原因。
(4)简述玛多县风沙治理需得到高度重视的理由。
2021-08-28更新 | 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