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认识区域 > 区域发展差异 >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8 题号:8167559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渤海粮仓”是2013年启动的一项大型农业科技工程项目,计划通过对环渤海地区4000多万亩中低产田和1000多万亩盐碱荒地的改造,实现到2020年增粮100亿斤的目标。“渤海粮仓”工程计划改造土地的分布图。

材料二   五年来,“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项目通过示范推广十余种主体技术模式,扬长避短,共推动区域增粮209.5亿斤,节水43.5亿方。部分模式及分布区如下表所示。

技术模式

说明

示范区

雨养旱作

指通过种植制度调整、抗旱品种及旱作技术配套,实现不需要灌溉、完全利用自然降水从事农业生产的目标

河北示范区

微咸水补灌

为了弥补干旱年份使用淡水灌溉农业的不足,充分利用地下微咸水进行安全补灌的综合技术

天津示范区

山东示范区

棉改增粮

改良滨海中、重度盐碱地,种植棉花;在传统一年一熟棉区,构建棉花—小麦—玉米两年三熟模式,实现粮棉双丰收

增温改土

通过温室大棚、地膜和秸秆覆盖、耕作培肥等措施增加地温、改良土壤,促进水稻和玉米增产

辽宁示范区

材料三     有一家河北省的奶牛企业加入了“种养联盟”。其生产流程如下图。



(1)简述“渤海粮仓”工程计划改造土地的分布状况。
(2)分析材料一图中盐碱地形成的自然原因。
(3)指出材料二表格中四种技术模式分别利用或改造的自然区位条件。
(4)根据材料三,分析“种养联盟”对当地发展的积极意义。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枣林乡位于山西省中西部的中阳县,地处黄河流域吕梁山区典型的黄土地貌带。一直以来是纯农业经济的贫困地区。图为“下枣林乡分层设色地形图”。


材料二近年来,随着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加上用水问题的解决,中阳县的坡地、山地重现生机。当地遵循“生态在山上,生产在沟谷,生活在沟口”的理念,始终把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首要任务。大力实施产业脱贫,发展种养殖业,让搬迁群众发展有基础、增收有保障、致富有路子,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于2017年年底实现脱贫摘帽。


(1)列举下枣林乡早期农业生产面临的不利自然条件。
(2)解读下枣林乡“生态在山上,生产在沟谷,生活在沟口”的生产生活布局。
(3)简析易地扶贫搬迁对下枣林乡乡村振兴的地理意义。
2022-02-13更新 | 44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甲为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 图乙为库布齐光伏衣北示意图,即在“光伏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

材料三 图丙为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示意图


(1)分析河套平原灌渠纵横的原因。
(2)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阴山对河套平原成为“塞上米粮川”的作用。
(3)结合材料二,说出光伏板的作用。
2019-04-05更新 | 11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4)
【推荐3】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山脉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请列举三条分界线。
(2)简要分析图中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的自然条件。
(3)图中乙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试简要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4)天津化学工业发达的原因之一是附近有________盐场(名称)。并分析该盐场的形成条件。
(5)环渤海经济区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2016-12-12更新 | 1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