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区域产业活动 >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工业地域的形成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517 题号:8192018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波兰中部的罗兹市曾是欧洲最主要的纺织工业中心,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停滞。中欧班列的开通,使该市成为中国货物在欧洲中部的重要集散地。


(1)罗兹市为了充分发挥货物集散地的作用。应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是_______。
(2)中欧班列的运行,为我国相关港口来了更好的经济效益。为什么?

橄榄油是我国通过中欧班列从西班牙等国进口的商品之一。油橄榄树适宜生长在亚热带地区偏碱性土壤中,喜光、耐旱、忌涝。


(3)结合材料,说明我国亚热带很多地区不适宜种植油橄榄树的自然条件。

欧洲国家对义乌生产的小商品需求量很大,当地却很少生产。近年来,这类小商品利用中欧班列大量运往欧洲国家。


(4)说明欧洲国家发展这类小商品制造业的不利区位条件。
2019·天津·高考真题 查看更多[13]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东北亚经济圈包括日本、朝鲜、韩国、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中国和蒙古的东部地区。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北亚经济圈部分区域图(图甲)

材料二 随着丙所在国家城市化的逐步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益严重,该国务农人口更是呈现出快速老化的趋势。有统计资料显示,如今在该国的农民中,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七成,70岁以上的老人也占据半壁江山,只有8.5%的农民在39岁以下。
材料三 材料一中乙方框区域放大图(图乙)

(1)图甲中,丙所在的国家农业地域类型为           ,机械化程度较       
(2)图甲中,甲、乙、丙三地                    气候显著,其成因主要是                            
(3) 图甲中,丙国的九州岛发展微电子工业需要的关键性条件为              
(4)图甲中,甲、乙两个工业区域中与鲁尔区的工业类型最为接近的是         ,并简述该工业区与鲁尔区区位条件的差异性。
(5)根据材料二,农民老龄化给丙所在国家的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6)根据材料三,分析乙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特征。
2013-09-13更新 | 586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铜矿通常含硫量比较高。赞比亚铜矿资源极为丰富,尤其是中、北部铜矿带矿体具有面积大、矿层厚、品位高、埋藏浅,利于开采的特点,区域内有许多大型铜矿和钢冶炼中心,所产铜国内需求极为有限,但赞比亚产品可免税或无配额进入发达国家市场。谦比希工业园区是中赞两国共同打造,由中方企业负责开发、建设、运营和管理的多产业集群园区,园区规划面积41平方千米。



(1)说出赞比亚吸引中方企业投资优势条件。
(2)分析谦比希成为中赞合作打造工业园选址的有利条件。
(3)分析工业园区建设对当地的积极影响。
(4)选矿厂生产的精铜矿通常是通过火法炼铜获得粗铜,湿法炼铜用硫酸将铜矿中的铜元素转变成可溶性的硫酸铜,再将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炼铜工艺,说明图b工业园区硫酸厂的作用。
2019-03-05更新 | 382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五计划”期间,厦门岛内扩建后江雄工业区,其中包括厦门酿酒厂、卷烟厂、橡胶厂、工程机械厂等。1981年,及门经济特区开始建设,此后工业高速发展。2000年起,岛内传统工业陆续向岛外转移,后江康工业区不复存在。
下图示意不同时期厦门岛城区分布略图。

(1)后江棣工业区内各工厂之间的工业联系属于___________,可共用________________,节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投资。
(2)二十世纪50年代,后江棣工业区位于城区________,地价较_______(填“高”或 “低”);靠近______________,交通便利。
(3)简述1981年后厦门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________
(4)分析厦门岛内传统工业向岛外转移的原因________
2017-07-10更新 | 1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