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选修地理 > 环境保护 > 生态环境保护 >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旧选修)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0 题号:8206597
【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

维斯瓦河是波罗的海水系第一大河流,被誉为波兰的“母亲河”。十九世纪中叶,维斯瓦河上游的克拉科夫河段实施裁弯取直。下图示意维斯瓦河水系。



分析裁弯取直对克拉科夫河段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泡子为北方方言,指冰雪融水、降雨等在山坳处或其他低洼处聚集的能较长时间或常年存在的小型湖泊。流动性差,没有出水口或出水口不明显,范围从几平方米到几千平米。大庆成功地在火山岩中开采出天然气,取得了世界级的突破,据估计在图中气田中已发现几千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储量,但采集比常规天然气难,其开采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随着石油资源的枯竭,为此,大庆工业发展战略已从过去单纯开采石油成功地向“油气并举”转变。下图为我国东北某区域水系图。



(1)分析图中“泡子”的形成原因。
(2)图中西部地区水资源紧张,但人们却发现很多“泡子”无法作为灌溉水源,请推测其原因。
(3)分析图示区域在火山岩中开采天然气对水资源的影响。
(4)近年来,图示地区实施河湖连通供水工程,将汛期的河水对区域内的湿地进行补水。请说明实施河湖连通供水工程对该地自然地理环境有利的影响。
2020-05-06更新 | 20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输沙量是三角洲发育的重要控制因素,长江流域在地质历史时期,气候温暖湿润,河湖众多,人烟稀少。距今1700多年,中国历史上人口大规模南迁,一方面大量农业开垦,另一方面构筑长江中下游两岸大堤以防洪水泛滥,泥沙量增多,堤坝使往河口方向输水输沙量增多,距今2000年前长江口年输沙量由2.4亿吨增至为6.78亿吨(1964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对长江流域进行全面开发与治理:上中游修筑大坝、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及南水北调工程。之后,长江口湿地受到较大影响。图1为三万年前至今长江河口位置变化示意图,图2为长江口湿地范围示意图,图3为长江口年输沙量(万吨)。



(1)描述长江三角洲湿地的分布特征。
(2)说明7000年以来,太湖以东长江河口位置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
(3)分析长江河口年输沙量变化对河口湿地带来的不利影响。
(4)针对长江三角洲湿地现状,提出合理保护措施。
2020-12-25更新 | 22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永定河(如下图所示)发源于山西省,流经内蒙古、河北、北京,在天津汇入海河,是海河五大支流之一。近十年,永定河主要河段年均干涸121天,年均断流316天,枯河沙化,生态系统退化严重。2016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国家林业局制定印发了《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2017年开始在春季实施生态补水工程。



分析永定河近年来选择在春季开展生态补水的原因。
2020-06-08更新 | 3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